新生“龙狮娃”火热报到,玩转八艺课程,幼儿园到小学咋跨越?

8月29日,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心小学热闹非凡!一群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背着小书包,迈着小碎步,变成了2025级一年级新生“龙狮娃”。学校为这些小萌娃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游园会,还有趣味十足的阳光训练营,帮他们轻松迈过“幼小衔接”这道坎,提前感受小学生活的乐趣。

游园会一开场,孩子们就兴奋得像小鸟出了笼,手里攥着体验卡,迫不及待地冲向各个活动摊位。学校精心设计了“八艺”体验区,让小朋友们在玩乐中接触传统文化。舞狮击鼓区最受欢迎,孩子们抓着狮头,摇来晃去,鼓点“咚咚”响,个个笑得合不拢嘴。有的小朋友还大胆上台,唱歌、讲故事,毫不怯场。古诗朗诵区也不甘示弱,“床前明月光”的童声此起彼伏,清脆又可爱。

“快快快,集齐印章有奖励!”孩子们在游园会上玩起了“盖章闯关”。背古诗、写毛笔字、敲小鼓、做吉祥物版画,每完成一个任务,就能得到一个印章。活动设计得像游戏一样,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传统文化也悄悄走进了他们的心。数据统计,这次游园会吸引了全校300多名新生参与,每个孩子平均体验了6个项目,集齐印章的“龙狮娃”超过90%!

除了传统文化,学校还安排了个性化体验活动。射击、街舞、趣味篮球、乐高机器人搭建,样样都让孩子们眼花缭乱。有一个小男孩,第一次尝试武术,摆出架势有模有样,嘴里还喊着“哈!嘿!”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活动结束后,集齐印章的孩子拿到“龙狮娃”专属小礼物,开心得像过年一样,纷纷嚷着:“我也是龙狮大家庭的一员啦!”

游园会只是开胃菜,接下来还有一天半的阳光训练营等着孩子们。训练营里,学校安排了认识新同学、探秘校园、学习礼仪等课程。老师们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带着孩子们熟悉新环境。比如,老师会问:“谁知道教室的垃圾桶在哪里呀?”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抢着回答。这样的互动让小朋友们少了陌生感,多了归属感。

张槎中心小学的特色可不止这些。学校以南狮精神为核心,打造了“经技书画 狮武戏乐”八艺课程。南狮文化讲究坚强不屈,武术讲究自强不息,这些精神都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学校还编写了六册“龙狮娃成长手册”,用龙狮运动的特点命名,鼓励孩子们从小培养自信和勇气。数据显示,学校每年有超过500名学生参与龙狮和武术课程,90%的孩子表示“学得很开心”。

“狮艺”课程是学校的招牌。孩子们不仅学舞狮,还能了解“舌尖上的龙狮”“艺术中的龙狮”等跨学科知识。每年一度的“龙狮节”,更是全校的狂欢。学生们展示舞狮、武术、功夫街舞,个个都像小小“功夫小子”。学校功夫街舞队和龙狮队还登上过全国和省级电视台的舞台,赢得一片掌声。

武术课程也很有看头。学校原创的“武术板凳操”“功夫街舞”,把传统武术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动作既有力量感又不失美感。孩子们学着学着,不仅身体更灵活,连性格都变得更坚韧了。一个五年级学生说:“练武术让我觉得自己很厉害,遇到困难也不怕了!”这样的课程,不仅锻炼身体,还培养了孩子们的意志力。

学校还特别注重用传统文化滋养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比如,书法课上,孩子们一笔一画写下“家国情怀”,老师会顺势讲讲这些词背后的意义。民乐课上,孩子们试着吹笛子、拉二胡,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这些课程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潜移默化地懂得爱家爱国。

张槎中心小学的做法,其实就像给孩子们种下一颗文化的种子。学校用南狮和武术这些非遗项目,带着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校长曾说:“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根有魂的‘龙的传人’。”这句话听起来简单,却道出了学校的心愿: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带着文化自信走向未来。

这场新生游园会和训练营,不仅是孩子们的入学礼,更是学校教育理念的缩影。孩子们在活动中笑着、闹着,慢慢适应了新环境,也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家长们看着孩子们的笑脸,也忍不住感叹:“这学校真会玩,孩子开心,我们也放心!”

未来,这些“龙狮娃”还会有更多精彩的校园生活等着他们。学校会不会推出更多有趣的课程?孩子们又会带来哪些惊喜?这一切,都让人忍不住想继续关注。你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怎么样?如果是你,会不会也想加入这个“龙狮大家庭”呢?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