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托管班火了,大学生教画脸谱,孩子却爱上积分换礼!

这个暑假,云溪区的孩子们过得可热闹了!不是窝在家里玩手机,也不是满街跑让家长提心吊胆,而是跑到了村里、社区的公益托管班,读书、做手工、唱歌、打球,玩得不亦乐乎。这些托管班就像给孩子们开了个“快乐小天地”,既让家长省心,又让孩子们学到新东西。

走进长岭街道望城村的农家书屋,早上八点,孩子们已经围着长桌坐得满满当当。有的低头写作业,有的捧着书读得入神,旁边还有大学生志愿者耐心指导。书屋里摆着一整面书墙,1000多本书,从童话到科普,啥都有。五年级的小胡同学举着一本《中国民间故事》,笑得合不拢嘴,说自己这个暑假光看书就长了不少见识。

家长们对这托管班可是拍手叫好。李紫悦的爸爸说,孩子在这儿有人辅导作业,还能读好书,回家后跟他说起书里的故事,眼睛都亮晶晶的。托管班不光是看孩子的地方,还真让孩子们学到了东西,家长们自然放心。

这些托管班能办得这么好,离不开大学生志愿者的功劳。长岭街道有个“金秋助学”活动,鼓励大学生回乡当志愿者。结果,九个村和社区都开了托管班。大学生们教孩子画画、做手工,还陪他们玩游戏,简直就是孩子们的“超级大哥哥大姐姐”。

换个地方看看,路口镇牌楼村的托管班更有意思。他们搞了个积分奖励制度,孩子准时来、作业写得好,就能攒积分,换文具、玩具。村委的罗梦欣说,孩子们可宝贝这些积分了,攒得多就跟打游戏通关似的,高兴得不得了。小男孩小王攒了30分,换了个文具盒,乐得蹦来蹦去。

积分这招真管用。以前孩子总觉得学习没劲,现在为了积分个个争着好好表现。罗梦欣说,这法子是跟外地学的,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孩子们从“不想学”变成了“抢着学”,托管班的教室里每天都是笑声不断。

牌楼村的托管班还不止有学习。下午休息时间,志愿者会带孩子们玩游戏、看电影,甚至教他们唱歌。五年级的小王诗颖说,这里的“老师”特别温柔,问啥都耐心答,还会带他们玩好多游戏,个个都好玩。志愿者张梓航也觉得开心,他说看着孩子们从害羞到敢举手回答问题,自己也学到了不少。

再看看金盆社区的“七彩假期”托管班,课程更是五花八门。他们不光教作业,还请来警察讲安全知识,请救援队员教急救技能,甚至还有心理老师帮孩子们疏导情绪。社区的张成说,这是他们第三年办托管班,课程越来越丰富,家长们都说好。

大学生志愿者在这儿也发挥了大作用。南京农业大学的付雨帆是志愿者小队长,她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安排课程。比如她自己会打羽毛球,就教孩子们握拍、发球,孩子们学得可认真了。付雨帆说,看到孩子们学会新技能,笑得那么开心,自己也觉得特别满足。

托管班里还有不少特别的活动。孩子们学画脸谱、听革命故事、唱童谣,甚至还能玩音乐课,跟着吉他弹唱。每一个活动都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有趣。家长们说,孩子回家后总爱讲在托管班的见闻,感觉这个暑假过得特别值。

云溪区的这些托管班,背后是很多人一起努力的结果。政府、社区、大学生志愿者,还有社会上的各种组织,都在为孩子们出力。这种“大家一起干”的模式,不仅让孩子们有了好去处,也让社区变得更温暖。孩子们在这儿不光学知识,还学会了怎么跟人相处,变得更自信。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