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新教师詹少颖:
精研赋能语文教学
如何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氛围,在孩子心中埋下热爱语文的种子?漳州二中新入职教师詹少颖思考着,也准备着。
在詹少颖看来,校园是学生除家外待得最久的地方。她想让同学们从内心上收获“归属感”,乐与同学们分享自己与学校的故事:从到漳州二中实习,而后毕业,多年后再到漳州二中教书——“现在我们同处一地,故事会继续下去,校园生活值得期待。”
清晰的学习指引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成长。詹少颖表示,新学期将开始,她不会对学生要求过多,先强调最为重要的几点,例如上课不迟到、作业按时交、做笔记要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区分等,其余可等班级同学间更为熟悉后再细化商讨。
“开学第一课并不急于传授知识,就像电影的放映,内容有吸引力,才能激发课程兴趣。”詹少颖说,顾黄初先生曾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阐述了“语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生活各领域扩展”的观点。她会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传统文化、生活常识等与课本内容进行连结。比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四时之景,而一年之计又在于春。最近的热播剧《生万物》中就有关于“试春气”与“打春牛”的片段。上课可以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根竹筒插入地下,竹筒里面放一根羽毛”;另一张是“农民围成一圈,其中一个人高举鞭子抽打耕牛”。传统习俗来源生活、反映生活,能引导学生透过文本学到文本之外的内容。
⊙漳州融媒记者 苏水梅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