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杨旭飞:十二载耕耘,用初心照亮“星星的孩子”成长路

当教师节的敬意在校园间流淌,总有一些身影在特殊的教育园地里格外动人。他们守护的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桃李芬芳”,而是为“星星的孩子”拨开迷雾、点亮心灯。新兴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杨旭飞,便是这样一位用十二年光阴践行初心的特教守护者。自2013年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踏上特教岗位,他先后担任德育与少先队工作负责人、低年级组长,如今担任教务处主任。十二载春秋流转,他始终怀揣“育一人,解双亲,福全家”的教育初心,以专业为翼,以热爱为炬,在特殊教育的沃土上默默耕耘。

用专业与耐心筑牢成长基石

特殊教育的课堂充满挑战,面对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等各类特殊学生,杨旭飞始终以专业态度应对。孤独症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曾让他多次被抓伤、咬伤,癫痫学生的突发状况也让他从最初的紧张无措,成长为能科学处置的“应急专家”。

在情绪行为管理中,正向行为支持策略成为他的利器。六年级学生阿强因情绪波动大、暴躁易怒,常出现吐口水、殴打同学、逃离教室等行为。杨旭飞与阿强共同制定行为契约,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同时密切家校沟通,让阿强在家庭和学校两个场景中都感受到爱与尊重。两个月后,阿强的情绪失控频率显著降低,行为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他强调,特殊教育绝非学校单打独斗,必须推动家校协同,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共同为学生构建全方位的成长支持方案。

以课程改革与学术研究赋能特教发展

在深耕教学实践的同时,杨旭飞从未停止课程研究与改革的脚步。他积极落实个别化教育计划,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精心打磨优质课例,在省市级教研活动中屡获认可。2021年,他在广东省特殊教育教研帮扶活动中展示课例《双脚跳》;2023年,在第四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特殊教育组中斩获三等奖;微课《擦盘子》《四点支撑负重爬行》《双脚开合跳》也先后获得市级一、二等奖。他注重教学反思,通过评估与改进形成闭环,为特殊学生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学习支持。

同时,他坚持“教研相长”的理念,通过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推动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2016—2021年间,他参与的云浮市“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特殊教育课程与实践研究》、新兴县立项课题《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生代币制使用的实践研究》均顺利结题;撰写的论文《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获县级一等奖,相关研究成果还在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建设评选中获三等奖。他始终主张,学术研究是提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路径,唯有以研促教、以教践研,才能为特殊教育的长远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十二年来,杨旭飞虽未收获“桃李满天下”的盛誉,却以赤诚之爱点亮“星星的孩子”的世界。正如一位学生家长所言:“他是孩子的守护者,更是引路人,即使被抓伤、咬伤,也从未有过一丝退缩,是他用家校协同的力量,真正改变了孩子。”在平凡的特教岗位上,杨旭飞以“会思考、有主见、善创新”为目标,坚持专业进修与教学探索,在日复一日地坚守中书写不凡,为新兴县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默默耕耘、笃定前行。

撰文:梁晓珺

【作者】 梁晓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