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晋宁会堂里热闹非凡,一场特别的活动正在进行。2025年“爱心助你上大学”和“同心共晋 情暖童心”助学仪式在这里举行。省里市里的领导来了,爱心企业来了,学生和家长也来了,大家聚在一起,为的就是给困难学生送去温暖和希望。
活动现场,气氛特别温馨。领导们把一笔笔助学金交到学生代表手里,95名考上大学的高三毕业生和68名中小学生拿到了资助。这些钱不是小数目,总共59.7万元,来自全区61家爱心企业和好心人的捐款。云南磷化集团和云南农家乐农业集团的代表还上台说了话,讲他们为什么要帮忙,学生代表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感动了不少人。
区委副书记马龙站出来讲话,声音洪亮,句句说到学生心坎里。他说,拿到助学金的孩子要记得感恩,保持善良的心,用学到的本领回报家乡。他还鼓励大家不要怕吃苦,多实践,练出真本事,将来为国家做贡献。他的话简单直接,学生们听完都点头,眼睛里满是憧憬。
省里市里的领导对这次活动赞不绝口。他们说,晋宁的助学工作做得扎实,值得表扬。领导还叮嘱,接下来要继续关心这些学生,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不仅如此,还要提前计划明年的活动,争取让晋宁成为全市甚至全省的助学标杆。
这次助学活动,钱从哪儿来的?全靠61家爱心单位和个人的支持。他们捐了59.7万元,而且筹款还没停,数字还在涨。申请资助的学生也不少,高三毕业生有138人申请,最后选了95人;中小学生104人申请,定了68人。审核过程很严格,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最需要的孩子身上。
晋宁的助学活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已经连续搞了19年。算下来,总共发了743.5万元助学金,帮了无数家庭。这钱不只是解决了学费问题,更像一盏灯,照亮了孩子们的前路。很多学生说,拿到资助的那一刻,感觉有人在背后推了自己一把,信心更足了。
活动背后,区委和政府特别重视。每次活动,都有领导亲自到场,带头推动。从省里市里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那些慷慨解囊的企业家,大家的心拧成一股绳。助学活动成了晋宁的一张名片,影响力越来越大,号召力也越来越强。
说到这活动的影响,不只是钱的事儿。每次发助学金,学生们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有的孩子家里条件不好,父母起早贪黑也供不起学费。现在有了这笔钱,他们能安心读书,甚至敢想更大的梦想。有的学生还说,将来自己有能力了,也要像这些爱心人士一样,去帮别人。
活动当天,区里的其他领导,像俞静月、冯浩、杨睿宗等人也都来了。他们和学生们聊了几句,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这样的场景,让人觉得特别暖心。领导们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像长辈一样,关心着这些孩子的未来。
晋宁的助学活动,为什么能坚持19年?因为它不只是给钱,更是在传递一种信念:不管你家境如何,只要肯努力,就有人愿意拉你一把。这种信念,像一颗种子,种在每个受助学生心里。将来,他们可能会把这份温暖传下去,让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