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羚网讯(记者 李延平 通讯员 张敏学)自7月14日至8月底,西宁市城西区学院巷社区联合共青团中央“七彩假期”项目志愿者及青海花样语言艺术学校专业教师团队,依托社区少工委平台,为辖区青少年打造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暑期公益教育服务“七彩公益课堂”。这个暑期累计开展语言艺术、书法、乐器等核心课程40余课时,深度研学5次,服务儿童300余人。
“七彩公益课堂”的举办有效填补了假期校外教育空白,显著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也成为社区校外教育的闪亮名片。每周一、三、五的课堂时光,是孩子沉浸式提升综合素养的黄金时段。语言艺术课、翰墨飘香的书法课、乐器启蒙课程等常态化的优质课程,在专业力量与志愿精神的共同灌溉下,让社区活动室成为孩子们探索兴趣、发掘潜能、提升素养的温馨摇篮。每周四下午是研学之旅,组织孩子走出教室,步入广阔的社会大课堂,共开展了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研学活动。
“七彩公益课堂”的内涵远不止于知识与眼界的拓展,非遗手工课堂将传统文化基因融入孩子们的指尖创造,在志愿者和手工艺人的指导下,一件件蕴含巧思的手工作品诞生了,古老技艺在童心的诠释下焕发新生,文化传承的自觉悄然扎根。健康运动环节则为课堂注入蓬勃朝气。趣味体育活动、团队协作游戏让孩子们尽情释放活力,在欢声笑语中锤炼了体魄,培养了规则意识、协作精神与坚韧品格,身心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编辑:李雪薇;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