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多彩假期,乐昌市“暑期课堂”为青春添彩

“课程设置太丰富了,孩子既能安全托管,又能学到这么多有趣的知识,我们家长也特别放心。”一位参与开营仪式的家长笑着说。

近期,韶关乐昌市乐城街道的城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暖意融融,暑期公益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正带着孩子们制作创意手工作品,阵阵欢笑声从窗内传出——这是乐昌市推动“家门口的暑期课堂”遍地开花的生动一幕,让青少年们在家门口就能度过安全又多彩的假期。

“小朋友们,这就是‘雨’字在甲骨文中的书写形式,我们今天就来制作一幅甲骨文画……”志愿者举起甲骨文拓片,讲解文字中蕴含的内涵,孩子们的目光注意力立刻被吸引。挑选黏土、捏塑造型、粘贴成字,在点横撇捺间感悟甲骨文字历久弥新的魅力,一个个憨态可掬的甲骨文字符在小手中诞生,古老文字的魅力在欢声笑语中悄然传递。

非遗纸浆画课程上,孩子们化身小小“非遗传承人”,自然形成“大带小”的互助场景:或小心翼翼地将纸浆塑形、粘贴,或用手指轻捻慢压,五彩的花朵画、可爱的小熊……一幅幅立体感十足的、不同的色彩、形状、图案的纸浆画纷纷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哇,我会纸浆画了!我太喜欢我的作品了。”看到自己的作品,孩子们忍不住惊叹,“非遗”之美通过纸浆画真正浸润少年心田。

“起势、两脚分开、两臂前举、屈膝按掌……”太极拳课堂上,志愿者耐心地讲解示范,从热身到每个动作的手形、步法、身形及呼吸,都一丝不苟地传授,并帮小学员们纠正动作。孩子们起初动作僵硬,跟着口令一遍遍练习后,招式渐渐舒展。汗水浸湿了额发,却没人喊累,一招一式间,少年人的活力与传统文化的沉稳奇妙融合。

“异物卡喉时,要从背后环抱住对方,快速向上冲击腹部……”志愿者化身“急救导师”,一边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一边让孩子们轮流实操。志愿者们采用模拟实操与趣味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应急救援知识真正“入脑入心”。“以前觉得应急救援知识离自己很远,今天练习后才知道,关键时刻这可是能救命的技能!”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说。

除此之外,扎染体验、红色故事宣讲等精彩纷呈的课程轮番登场,为孩子们带来一场知识与趣味交织的盛宴,让暑假过得更有“文化味”。“暑期已至,城南社区‘七彩假期·公益课堂’如约而至,我们联合团乐昌市委、大学生联合会迭代升级课程内容、让暑期时光成为滋养成长的温暖‘微光’。”城南社区党委书记介绍,道出了乐昌市推进暑期公益服务的初心。

接下来,乐昌市持续聚焦“一小”服务需求,从课程设置、安全保障、服务模式三方面发力,通过用心用情的服务,切实破解暑期“带娃难”,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社区用心”的良性循环落地生根,为“一小”服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文、图 | 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邓翠霞 赖华萍 陈艺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