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无人机班火爆全城,孩子主动学到不想走,凭啥这么“顶”?

暑假的兰州郊外,空旷的场地上空无人机嗡嗡作响,孩子们欢呼着操控它们飞出花样,有的翻滚360度,有的拍下俯瞰城市的视频。这不是游戏,而是实打实的“暑期课堂”。无人机培训班火了,青少年追着学技术、考证书,家长们也从怀疑到支持。这股热潮到底咋回事?它为啥这么吸引人,又藏着啥新变化?

11岁的吴灏荣今年暑假跟爸妈提了个要求:不想学编程,想玩无人机。以前,他的暑假被书法、英语班塞满,可他总没劲头。直到一次科技活动,他亲手让无人机悬停、绕过障碍物,那一刻,他说:“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我眼前打开了!”回家后,他翻教程、画路线图,主动得让爸妈都惊讶,最终点头同意他报班。

在安宁区的无人机培训机构,负责人姚国良的记录本上,85%以上的孩子是自己主动想学的。他笑着说:“以前教其他课,孩子被家长推来,课间只想玩手机。现在教无人机,下课了他们还缠着问能不能多飞十分钟,有的还拿自己改装的螺旋桨来讨论。”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变化在青少年科技教育里越来越明显。

为啥无人机这么火?对00后、10后来说,答案简单:好玩又有用。11岁女孩姚嘉依的手机里存了几百张航拍照片,有城市天际线,有旅行风景。她说:“手机拍照只能平着看,无人机让我从天上看世界,太奇妙了!”无人机不只是玩具,它让孩子们看到不一样的视角,也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

考证成了这股热潮的新亮点。高二的陈宇轩晒出他的CAAC无人机执照,这是他整个暑假的成果。从理论课到实操训练,他学会了自旋、绕“8”字飞行,最终通过严格考试。他说:“拿到证书那天,比考全班第一还开心!”现在,越来越多青少年像他一样,暑假不光玩,还忙着考证,为未来攒技能。

考CAAC执照可没那么简单。得年满16岁,有初中以上学历,身体得健康,不能有色盲、色弱或重大疾病。6到16岁的孩子适合练小型穿越机,培养兴趣和基础。16岁后,就能考这个权威证书,有了它,就能申请空域和航线,干点商业活儿。这证书不只是个荣誉,更是打开无人机世界的钥匙。

无人机的魅力还不止于此。它把孩子们从手机屏幕拉到户外。家长周女士说:“以前一放假,孩子就窝家里打游戏。现在他扛着无人机去公园飞,晒得黑乎乎,我们反倒放心。”无人机让孩子们走出房间,感受风、看风景,生活方式悄悄变了。

家长们的态度也在变。西站十字的刘女士起初觉得无人机就是个贵玩具,怕耽误学习。可她儿子为了弄懂飞行原理,主动翻物理课本,查电池续航,甚至能说出“升力系数”这样的专业词。她感慨:“这比报多少辅导班都有用,数学都变好了!”无人机不仅让孩子玩得开心,还偷偷提高了学习能力。

这股热潮背后,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新变化。无人机不只是技术课,还培养了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和探索精神。孩子们在飞无人机时,学会了怎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飞不稳?得查风速、调整角度。电池不够?得算时间、优化路线。这些技能,课本里可学不到。

这股热潮也折射出中国教育的进步。过去,家长只盯着语数英,现在更愿意让孩子试试新东西。无人机培训班不只是兴趣班,更是科技教育的新窗口。它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成长。这种教育方式,正悄悄改变着下一代的未来。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