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学堂开进村里,织金县上坪寨乡的孩子们乐翻天!村委会议室里,歌声阵阵,孩子们跟志愿者老师一起唱着《半生雪》,笑声和掌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如今成了上坪寨乡坡脚村每天的日常。
走进村里的暑期学堂,孩子们有的捧着书本认真读,有的围在一起下跳棋,还有的在院子里打球,玩得不亦乐乎。课桌旁,十岁的朱晓玉一边摆弄棋子一边说:“我爸妈在重庆打工,我跟爷爷奶奶住。这儿能唱歌、跳舞,还能跟小伙伴玩,每天都特别开心!”他脸上挂着笑,眼睛亮亮的,假期生活明显比在家看电视有趣多了。
上坪寨乡的家长们,以前一到暑假就头疼。孩子放假没人管,老人忙不过来,作业没人辅导,安全也是个大问题。很多家长在外打工,听到孩子在家到处跑,总是提心吊胆。村里看准了这个难题,干脆开办了暑期学堂,把孩子们聚在一起,免费辅导作业,还教他们唱歌、画画、打球,既安全又充实。
村里的暑期学堂是怎么来的?全靠乡里用心。负责人发现,暑假一到,家长们最愁的就是孩子没人看。于是,他们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孩子们来学堂。不仅如此,村里还请来了返乡的大学生、退休老师和热心知识分子当志愿者。徐青青是位年轻老师,假期回乡后主动加入,她说:“能帮家乡的孩子学点东西,感觉特别有意义。”
学堂的课程五花八门,作业辅导是基础,书法、绘画、体育游戏样样都有。孩子们上午写作业,下午玩游戏,学和玩两不误。家长朱娟来接孩子时,笑得合不拢嘴:“以前娃在家就知道玩手机,跑来跑去我们不放心。现在有老师管着,还能学点东西,太好了!”她的话,道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
数据也能说明问题。上坪寨乡坡脚村的学堂,每天有三四十个孩子自发参加。志愿者老师有十来位,轮流给孩子们上课。课程内容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设计,比如爱画画的孩子能学画山水,喜欢运动的可以打篮球、踢足球。这样的安排,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喜欢的活动。
学堂不只解决了家长的难题,还让孩子们交到了新朋友。十二岁的李小明以前暑假都在家看电视,现在他在学堂学会了下象棋,还认识了几个新伙伴。他说:“在这儿不闷,还有人陪我玩,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孩子们在学堂里,不仅学到知识,还学会了怎么跟人相处。
村里的党支部书记田娅看着孩子们在学堂里笑闹,觉得特别欣慰。她说:“看到孩子们开心,我们也觉得值了。以后我们还想多开点课程,让更多孩子来玩来学。”村里已经在计划增加手工课、故事会,甚至请医生来讲安全知识,让学堂的内容更丰富。
这样的暑期学堂,不只在坡脚村有。上坪寨乡其他村子也在陆续开办,争取让更多孩子受益。家长们不用再为孩子假期没人管发愁,外出打工也能更安心。毕竟,孩子在村里学得开心,玩得安全,家长才能放心在外拼搏。
学堂的成功,离不开志愿者们的付出。罗成华是位退休老师,他在学堂教孩子们写书法。他说:“看着孩子们一笔一画写字,我觉得这假期过得值。”志愿者们不图回报,只想让家乡的孩子有个快乐的暑假。他们的付出,也让整个村子充满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