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星火跨江来!新兴教师顺德跟岗“充电”燃课堂

“倾心牵手,携手共进”—— 顺德与新兴教育结对帮扶如西江之水奔流不息。2025年春季开学季,15位来自云浮市新兴县的骨干教师跨越地域阻隔,奔赴佛山市顺德区各中小学,开启为期一学期的沉浸式跟岗学习,以“空杯心态”汲取养分,完成蝶变式成长。

课堂破壁:从方法借鉴到理念重构

“原来数学可以唱着学!”当“凑十儿歌”响起时,孩子们的眼睛亮了!在北滘镇碧江小学的一年级课堂上,来自新兴县河头镇中心小学的数学教师曾慧慧,设计的“凑十儿歌”与“数字手指操”让孩子们跃跃欲试。她在计算教学中引入“凑十儿歌”“数字手指操”等趣味形式,结合碧江小学“阳光课堂”理念,通过希沃游戏等数字化工具,使学生课堂参与度从65%飙升至90%。“慢就是快”,曾慧慧深谙顺德教师口中的箴言,这成为她破解低年级教学节奏难题的钥匙。

同样在课堂上寻求突破的,还有新兴县实验中学的老师钟志昌,他深度实践了“四步五合”思维课堂范式——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顺应容桂兴华中学“生态立品,育美创新”的校训,诠释了“教育不是筛选,而是唤醒”理念。

受访者 供图

英语课堂的革新呈现出另一种样貌。新兴县实验中学老师陈思琦在龙江丰华中学主导的“英文电影启智鉴赏之旅”第二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英语单词闯关”活动,设置“看图说词、阅读寻宝、词语接龙、文化常识”等环节,学生在游戏中完成单词记忆理解与团队协作,在趣味中提升能力。陈老师还参与区初中英语教师解题比赛获二等奖,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在瑞英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新兴县翔顺育才学校的老师王俊坚探索着跨学科融合的可能:“巧克力切开瞬间,分数概念活了!”王老师用食物教具突破抽象概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分数单位,获得了顺德同行的高度评价。

育人解码:从行为引导到心灵唤醒

“跑步时手臂摆动要整齐,步伐要一致!”在均安镇顺峰小学的操场上,来自新兴县里洞镇中心小学的老师赵冬菊正带领四年级学生反复练习跑操。她带领的校运动队在顺德区镇级比赛中斩获团体第一名,个人获评“优秀教练员”。她建议借鉴均安体育培养模式,鼓励新兴县中小学举办校级师生联赛,选拔优秀运动员,形成“以赛促练”模式,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班级管理的智慧往往藏在细节里。在龙江官田小学,新兴县新城镇中心小学的黄淑颖老师对下午茶时间学生争抢牛奶面包现象没有简单批评,而是通过设计 “三条队伍取餐法”进行纪律引导,将争抢牛奶面包的混乱,变成“守纪队伍优先”的自觉。

来自新兴县簕竹镇中心小学的老师黎月桥在杏坛中心小学转变一名长期不愿上学的学生后不禁慨叹:“我从顺德杏坛中心小学老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毕业班冲刺阶段的复习策略,更是‘等待花开’的教育耐心。”

翔顺育才学校黄美华老师带领学生在劳动基地一起学习翻土、播种、浇水等基本农事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到农业知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生态重构:从单点吸收到系统思考

跟岗学习的深层价值,在于让教师跳出课堂局限,审视教育生态的整体构建。在杏坛昌教小学,新兴县新城镇昌桥小学老师冯广锐被这里的校园文化深深震撼——将岭南文化元素融入建筑设计,通过文化长廊展示学生科创作品,这种“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让他开始思考如何挖掘新兴禅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校园景观。“小小科学家”课程启发了他决心回去后推动学校科技社团的建设。

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更让跟岗教师耳目一新。新兴县车岗镇中心小学的老师郭仕芬在均安顺峰小学系统学习了AI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用Deepseek生成个性化教案,这种“增量、解疑、创新”的融合方式,彻底改变了她对技术应用的认知。

受访者 供图

新城镇中心小学老师黄淑颖收获了官田大家庭的关怀与指导,认识到一个时时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情怀、教育有温度的优质教师团队的力量。她将所思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思行并进,行而致远。

15位教师的跟岗之旅,不仅是一次知识技能的迁移,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对话。这场跋山涉水的“问道取经”,已悄然织就一条坚韧的教育纽带——它推动着新兴县八个乡镇的百余名教师走进顺德多所中小学,在累计30天的参观与培训中汲取养分。当这些“化缘”归来的教育者带着智慧的火种重返讲台,新兴教育的夜空正被点点星光渐次点亮,而这束光,终将在更多课堂里闪耀。

撰文:梁晓珺 黎月桥 钟志昌 徐贤虹

【作者】 梁晓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