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汉中日报
家长遇到孩子说“不想上学”时,建议用一个沟通公式和孩子交流:共情→探寻→赋能。别马上质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去?”可以和孩子说:“听起来学校让你有些压力,能和我聊聊吗?”有位父亲分享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他发现孩子因数学吃力而逃避上学后,没有报补习班,而是每周带孩子去超市做“采购计算游戏”,两个月后孩子竟主动要求参加数学竞赛。这印证了“把知识嵌入生活场景”的唤醒策略。对于不想上学的孩子,需要为他们构建支持系统的三角支架。
家庭设置无批评日 每周选定一天,家长只用描述性语言反馈(比如,今天你花了1个小时完成作业),避免评价性语言。这样能重建孩子的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
学校启动缓冲带计划 建议老师可以开学前两周采用“知识唤醒教学”,比如用《流浪地球》讲解物理,用动漫角色分析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过渡。
专业支持识别求助信号 当孩子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不明原因躯体疼痛或自伤倾向时,要及时就诊或拨打心理援助热线。约35%的厌学案例存在注意力缺陷或多动倾向,需专业评估是暂时性的还是需要心理干预。
(据《教育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