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课堂火爆社区,2000孩子玩转非遗,成果展惊艳全场

湖南益阳的暑假热闹非凡!一群大学生组成的“赤橙”实践团,带着画笔、纸张和满腔热情,走进梓山、赫山路、银东、碧桂园四个社区,办起了15天的“暑期艺术课堂”。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家长们感动得直点赞,这场活动到底有多精彩?

课堂上,孩子们围着桌子,手里拿着卡纸和颜料,眼睛亮得像星星。他们在学湖湘非遗文化,比如梅山傩面、湘西蜡染,还有小郁竹艺。老师教他们用卡纸模仿蜡染的蓝白花纹,孩子们一边涂一边喊:“这花纹像冰裂开,太漂亮了!”一个小男孩举起自己做的纸花炮,兴奋地说:“原来花炮还能这样玩,感觉像在放烟花!”这些非遗技艺,平时听都没听过,现在却成了孩子们手里的宝贝。

实践团的大学生们可不只会教手工。他们还想出了“非遗+科学”的新招数。孩子们用萝卜搭起了“微型吊脚楼”,一边搭一边听老师讲传统建筑的力学原理。一个小女孩搭完后惊讶地说:“这房子看起来摇摇晃晃,居然还能站得稳!”通过动手操作,孩子们不仅玩得开心,还明白了老祖宗的智慧有多厉害。

红色教育也没落下。课堂上,孩子们唱起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声音清脆,舞步轻快,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实践团还设计了“我是长征小战士”游戏,孩子们分组模拟湘江战役传递密码,或者假装飞夺泸定桥。一个小男孩攥着“密码纸”,跑得满头大汗,嘴里喊着:“我们一定要赢!”通过这些游戏,孩子们体会到了长征的艰辛和团结的力量。

活动最后,实践团搞了个“盛夏赤橙”成果展,200多件作品摆满桌子,有蜡染布、竹编篮子,还有色彩斑斓的傩面具。每个作品都带着孩子们的创意和努力。一个家长看着孩子的竹编作品,忍不住说:“以前他只会玩手机,现在每天嚷着要去上课!”另一位妈妈在留言簿上写道:“谢谢志愿者,让我看到孩子这么有创造力。”这些作品还被挂上社区文化墙,成了街坊邻居的“新景点”。

“赤橙”实践团可不是第一次干这事。他们已经连续多年办“周末艺术课堂”和“暑期艺术课堂”,帮了2000多个孩子,志愿服务时间加起来超5000小时。社区居民说,这些大学生就像夏天的太阳,照亮了孩子们的假期,也让社区变得更温暖。

这次活动还有个大背景。2025年,“赤橙”实践团被选为湖南省“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这意味着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官方认可。带队的老师说,志愿者们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自己也在基层实践中成长了不少。一个志愿者笑着说:“看到孩子们笑,我们就觉得值了!”

这场“暑期艺术课堂”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也温暖了整个社区。未来,这样的活动还会继续吗?孩子们又会带来哪些惊喜?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