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梅州日报
●古燕清 小时候因家里兄弟姐妹多,我八岁才上幼儿园,当我抚摸着长长的条凳课桌,热切地盼望着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的时候,我的幼儿园老师因谈恋爱上课常常不见身影,我们在课堂上左等右等等不到她,便结伴到她的家里去请她,但是记忆中她依然没有坚持到最后。学校其他代课老师也没精力教我们读书,而是带我们到学校后山的晒谷坪里做游戏或唱歌跳舞晒太阳,就这样我的拼音字母还没认全就成了一年级的学生。于是小学二年级前我甚至连字典都不会查,因为基础没有打好,三年级时“矮子中间挑高个”的我被选上代表学校去镇上参加查字典知识竞赛,最后得了倒数第一名。那时哥哥正考上大学,听到我要去参加比赛,很高兴自告奋勇载我去,最后垂头丧气带着我回家。三年级时教我数学的老师是爸爸的好朋友,在他的“偏爱”下,我的数学突飞猛进,六年级时任校长的杨绍裘老师再接再厉继续关注我的数学,所以升初中考试我的数学考了全镇第一名。 初中时我爱上了数物化,在数学物理化学的学习中常常“如鱼得水”,而语文,初二时在嘉应中学才遇见了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那老师姓杨,她人靓声甜普通话标准,可惜教了没多久又结婚生小孩去了。初三教语文的是教过我哥哥的侯汉发老师,教学严格到有点古板,常常指着某道题说“这是升中必考题,给我背下来”“这是常见题,必须背下来”“……”有一天我因事迟到了几分钟,他让我站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我,说我比我哥浮躁骄傲,从那以后我就很抵触上他的课,觉得他一点都不给我面子!一系列的阴差阳错,我的语文如被打入冷宫的“皇后”一直孤独地摸索着,倒是数学、物理、化学常常得老师青眼。中考,数学考了108分(满分120分),物理96分,化学95分,语文97分(满分120分),我哥对我的成绩颇觉怀疑,再三托人查看最后才相信一切成绩是出于我手。 上了高中,我发现我在数学物理化学中的优势在比我优秀得多的同学当中简直不足挂齿。我开始在高深的代数几何中迷失了方向,在重力阻力摩擦力的迷茫中找不到作用力,在化学的分子原子中子质子中也丢盔弃甲……倒是在一次语文课里因《雨中登泰山》的读后感写得好,作文被语文老师大大表扬了一番,于是开始关注起一直都不喜欢的语文来了,后来进了文学社,受伤的心灵似乎在文章里才能得到一点点安慰,于是高二就选了文科班,后来就考上了嘉应大学中文系了。 人生总是太多阴差阳错,谁知道我一直不喜欢的语文,连拼音都咬音不准的语文,最后竟成了我一生的谋生手段呢?上了大学,很认真地去学一些小学就应该掌握的知识,却发现有一些能力失去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比如拼读能力,比如端正书写能力等等。人生不如意事常常十之八九,我的成长经历不过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例子罢了。其实,缺憾才是常态,圆满倒是稀缺,客家地区有句方言“斜理斜过”,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刚刚翻看朋友圈,看见了这样一句话:“山赶着山, 人赶着人,很多问题没有答案,我们都带着遗憾往前走。” 是啊,时间呼啸而过,我们一直都在带着遗憾往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