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临沂日报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强调,学习应经历“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就像一场精彩的旅程,从最初的探索未知,到中间的积累知识,再到最后的融会贯通、创造创新……这中间需要经历无数次的积累与突破。作为一名新教师兼班主任,我的内心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既满是对教育事业的期待,又有着面对未知挑战的忐忑不安。
浪漫启航
于生活烟火中邂逅数学之美
浪漫阶段是学习的起点,是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与憧憬的探索之旅。在讲解“正负数”这一抽象概念时,我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抛出定义,而是带着学生们来到操场上,让他们亲身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清晨,露水还未完全消散,我指着结霜的草叶,问道:“同学们,零下3℃是什么感觉呢?”学生们纷纷缩着脖子,大声喊着“好冷啊”,但在这一片欢声笑语中,他们却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负数的意义。
当天布置的作业也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计算题,而是“记录家中一周的温度变化并绘制图表”。第二天,一个男生兴奋地举着他画满波浪线的表格,大声说道:“老师,我发现冬天和春天的温度就像过山车一样,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那一刻,我看到了学生们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探索的热爱。生活,成为了数学最生动的课堂,让孩子们在熟悉的环境中,邂逅了数学的奇妙。
精确探秘
在游戏狂欢里解锁数学之钥
精确阶段,是知识的积累与沉淀,是学生们在探索之后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的过程。然而,许多学生对“代数式”充满了畏惧心理,觉得它晦涩难懂,为了打破这种困境,我将课堂变成了一个充满欢乐与挑战的“数学游乐园”。
在“方程破解岛”环节,学生们如同勇敢的探险家,用卡片拼出等式,解开一道道谜题,才能获得通往“宝藏”的钥匙,在“函数迷宫”中,他们又化身为聪明的导航员,通过画图寻找走出迷宫的路径。当那个曾经说“数学没用”的女生率先解开最后一道方程式时,她眼中闪烁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让我深刻地明白:当知识裹上趣味的外衣,恐惧便会悄然退场,学生们会在快乐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游戏,成为开启数学知识宝库的钥匙,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解锁了数学的奥秘。
综合创变
在现实天地间绽放数学之光
综合阶段,是知识的升华与创新,是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真实问题的创造性过程。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体验这一阶段,我发起了“班级小管家”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管理班费,规划运动会物资,计算校园垃圾分类数据。
最让我惊喜的是“校园绿化方案设计”活动,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测量花坛面积,计算种植成本,甚至用比例尺绘制出逼真的三维效果图。当他们的方案被学校后勤处采纳时,一个男孩在日记里激动地写道:“原来我的数学真的能改变现实,这种感觉太棒了!”这一刻,我看到了学生们身上无限的潜力和创造力,也看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价值。现实,成为了数学展现魅力的舞台,让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绽放出数学的光芒。
温情护航
以耐心陪伴点亮“笨鸟”之梦
作为班主任,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怀特海所言“教育是引导个体超越自身局限”的深意。班上有个沉默寡言的转学生小林,数学成绩始终不太理想,在班级里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某天课间,我发现他趴在窗边,专注地数着操场上的蚂蚁。我轻轻地蹲下来,轻声问他:“数清楚了吗,需要帮忙吗?”他愣了一下,突然兴奋地说:“老师,它们排成了直线!”
第二天,我特意在数学课上讲起了“观察的力量”,并鼓励他担任“自然测量员”。从那以后,小林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主动分享自己的观察日记,作业本上的红叉也越来越少。期末时,他悄悄塞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谢谢您没有放弃我这个‘数学笨蛋’。”看着这张纸条,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知道,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只要我们用心去引导,他们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耐心陪伴,是教育中最温暖的力量,它点亮了“笨鸟”前行的梦想之路。
作为新教师,我或许还不够成熟,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但《教育的目的》让我坚信:当数学遇见童年,当教室成为探索世界的起点,教育的真正意义便悄然绽放。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我将继续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责任,努力让数学与童年的邂逅更加美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收获知识与快乐。
(临沂第十三中学教师 梁志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