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考700分以上的学霸,爱把闹钟定在早上5:57?答案令人深思

今年高考,来自开封的学霸代易瓒以724分的高分惊艳众人。

要知道,这个成绩在河南这个高考“地狱模式”省份堪称奇迹。

很多人称赞她天才,然而看过她的采访才知道,代易瓒的成功绝对不是天赋异禀,而是日积月累的自律。

她自从上高中以来,三年从未补课、晚上11点前必睡觉,也从不熬夜刷题。

她每天清晨6点就起床背单词,还要坚持晨跑800米,晚上集中攻克难题,充分利用好了每一分每一秒。

不禁想起知乎上有一个提问:为什么优秀的人,都把闹钟调在了5:57?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因为你怎么过早晨,就怎么过一天;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至于为什么是5点57分,那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种微妙的时间压力。

这种轻微的压力能够促进多巴胺分泌,提高大脑的警觉性和行动力。

就像运动员在起跑前听到“预备”口令时的状态,身体和思维都进入了准备行动的最佳状态。

早起,似乎成了不少高分学霸们心照不宣的“成功秘诀”。 

图源:视觉中国

01

早起的孩子

到底有多可怕?

前几天,网上看到一个视频:

辽宁沈阳一位初三的女孩,因为成绩下降,坚持每天5点半到教室自习。

坚持了一年之后,她最终中考考出了764分的高分,10科加起来只扣了26分。

不得不说,早起的孩子,比熬夜的孩子更可怕。

今年高考出分,来自内蒙古赤峰的女孩刘睿以713分的神仙成绩冲上热搜。

面对媒体采访,她特意强调了“清晨记忆”的重要性:

“我从来不开夜车,白天每分钟都要榨干价值。晨读效率最高,背课文记公式就抢这个时段!”

每天5:30-6:30的晨间背诵时段,则被她称为“大脑的黄金收纳期”。

据科学研究,早上6:00~8:00的时候,是皮质醇分泌量最多的时候,此时大脑经过整夜休眠,前额叶皮层活跃度更高,对逻辑性知识的记忆效率提升27%。

斯坦福睡眠研究中心也发现,晨起后90分钟内的大脑前额叶皮层活跃度比下午高37%,记忆编码效率提升2.8倍。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高考状元或者高分考生,很少熬夜,早睡早起的真实原因。

看过一张衡水中学的作息表。

所有的孩子每天都是5点半起床,然后洗漱,整理内务;

接下来,他们先进行15分钟的跑操,让身体逐渐从睡眠状态苏醒;

然后再进行半个小时晨读,充分激活大脑,接着去吃早饭,开始早自习。

晚休时间是22∶10,在早起的同时又保证了每天7个小时的睡眠。

早起的孩子,往往能量十足,精神状态更好,头脑更灵活,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而且早起,就相当于比别人每天多出“黄金1小时”,一年下来,就比别人多出“365小时”的学习时间。

如果按每天高效学习10小时计算,相当于比别人多学了36.5天。

日积月累,厚积薄发,那些因早起所积累的时间和知识,汇聚在一起,必将实现巨大的飞跃。

02

早起不仅仅是习惯

更是对人生的掌控

知乎上有个热帖:

“学霸的作息是怎样的,为什么都不会困?”

北大学霸刘嘉森的回答,获得了22w+赞。

刘嘉森表示,高中三年以来,他每天坚持每天5点半起床,10点半前入睡,中午1小时的午休。

他还把一天分成了三个阶段:

早晨,按时起床,吃完早餐,立即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学习中。

中午,适当午休和运动。

晚上,间歇式工作,并做好睡前总结。

正是凭借规律的作息,他的整个高中过得游刃有余,从省1000名开外,一路逆袭到最后高考取得全省第2的成绩。

其实,学习比的不是谁学得时间更长,而是谁的时间利用率更高。

早起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对人生的掌控。

图源:视觉中国

国外学者曾花费5年时间,对177位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的日常习惯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99%的成功人士,都有早起的习惯。

猎头公司CEO詹姆斯·希特林曾自曝,他有一天心血来潮,想看看和他一起共事的企业高管们是如何安排早晨时间的。 

他给20个人发了邮件,有18个人陆续回复了他,其中起床最晚的人,也设置5:57的闹钟。

作家梁爽也曾坦言,她多年来保持好状态的秘诀就是早起。

上学时,她发现早起学习效果很好,背单词、刷题、复习功课,都事半功倍;

大学时期,她的英语很差,一开始连四级都没通过,为了背单词,她开始早起。一段时间下来,她把《新概念英语3》背得滚瓜烂熟,顺利通过了考试。

工作后,她经常早起阅读,学技能,慢慢成功转行成为了一名自媒体作家。

能坚持早起的人,没有一个是弱者。

当一个人能做到自律又自控时,终将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获得生命的馈赠。

03

之前,博主@一个幸运的伪学霸分享了自己早起学习的成果:

他每天6:30起床,三年时间考取了公考、法考、注册会机师、税务师,去年考上了南开大学研究生。

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

“有人在奔跑,有人在睡觉,有目标的睡不着,没目标的睡不醒。

眼一睁,心一横,腰一挺,早起就是这么简单。

咱们都是普通人,成功没有捷径,靠的就是脚踏实地,不进步,则退步。

努力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熬过这些难熬的时光,就是前程似锦。”

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成功没有捷径,唯有熬得住无人问津的寂寞,才能拥有诗和远方。

早睡早起,就是最好的自我投资。

但是,如果早起的习惯没有建立起来,一切都是镜花水月,纸上谈兵。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成为早起型学霸呢?

以下几点建议,送给各位父母。

图源:视觉中国

1. 让孩子规律作息,不熬夜

让孩子早起的前提是保证其充分休息,避免熬夜。

年龄越小的孩子,对高质量睡眠的需求越高。

父母尽量让孩子在晚上10点半前入睡,并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入睡氛围。

睡前不批评孩子,让孩子带着愉悦的心情入睡,这样会帮孩子更平静地入睡。

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让人难以入睡,建议让孩子睡前1小时放下手机,可以看看书或听听轻音乐等。

避免让孩子进行激烈运动或过于兴奋的游戏。

2. 循序渐进调整作息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

不要让孩子一下子从7点跳到5点半起床,那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抗拒心理,就算强行起床,状态也很差。

可以让孩子每天比前一天早10分钟,逐步适应。 

毕竟,任何一种好习惯的养成,都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3. 父母要陪孩子一起早起

巩汉林曾在一次采访中讲到:“有一次,他们的儿子即将出门上学时,看到父母还在休息,便忿忿不平嘟囔了一句。”

从那天起,巩汉林和妻子便以身作则,坚持每天早起,给孩子做饭。

从此,儿子不仅没有再抱怨过,不用说也会自觉的早起。

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

父母陪孩子一起早起,不仅是言传身教,还能利用这段时间,为亲子关系注入满满活力。

04

《早起的奇迹》一书中说:“人生的奇迹都发生在早上8点之前。”

早起的孩子,不是在追赶时间,而是在定义时间。

他们用晨光写作业,用日出背单词,用每一个清晨的孤军奋战,换来了人生的千军万马。

愿每一颗勤奋自律的种子,终在黎明破土而出,创造生命的奇迹。

来源:男孩派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