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AI重塑教育全链路,教育数字化进入关键转型期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当AI开始重新定义‘教—学—研—评—管’的每一个环节,智慧教育就不再是未来的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实践。”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陈家春在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的开场致辞,为这场聚焦“AI引领教育变革”的智慧教育论坛定下基调。

《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把2025年定义为“智慧教育元年”。陈家春透露,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累计注册用户已突破1.64亿,消费级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近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22.7%。

陈家春指出,智慧教育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实施路径,推动智慧教育发展,将有力支撑教育强国建设。对此,他提出三点倡议: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着力深化教育变革。聚焦育人本质,精准把握师生需求与场景痛点,推动从“技术适配教育”转向“教育驱动技术”,加快教育各环节变革,切实提升师生使用体验。

二是坚持技术创新,着力拓宽应用范围。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加强多种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推动成熟技术和产品在多学段、多学校的使用,促进智慧教育产品服务更广泛群体。

三是坚持协同推进,着力促进合作共赢。构建产学研用多方协同机制,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技术成果快速转化为教育产品,促进智慧教育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各方互惠互利,打造合作共赢产业生态。

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协会智慧教育工作委员会技术与标准组组长臧磊一组数字揭示行业热度:2024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突破700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1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10%。

但繁荣背后仍有痛点:同质化竞争激烈、用户认知不足、数据安全缺口明显。为此,委员会已启动《2025教育智能硬件发展研究报告》编制。“标准不是束缚创新,而是让创新少走弯路。”臧磊说。

中国信通院技术标准所李少晖则用“隐形的高速公路”形容光网络的价值:我国千兆光网覆盖家庭已超5亿户,占全球70%,目前正推进50G PON+FTTR的万兆校园方案。“未来课堂需要4.5G以上带宽支撑多路高清XR传输,万兆光网让数字人老师实时互动成为可能。”

“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内让100所乡村学校拥有‘AI同桌’,用科技填平教育鸿沟。”学而思执行总裁位晨分享了青海海拔4200米寄宿学校的案例:AI学习机入驻后,教师用AI完成备课、批改、答疑闭环,学生口语互动频次提升48%,发音准确率提高35%。

十方融海副总裁苏涵把目光投向“银发族”:2025年中国老年教育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但AI渗透率不足2%。

据介绍,作为十方融海旗下专注于中老年兴趣教育的品牌,梨花教育将“适老”需求从基础功能适配转向深度场景化、生活化。该公司梨花教育推出的“AI声音陪练师”是一个对话式的人工智能教练。AI声音陪练师由公司技术团队基于机器学习与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打造,内嵌75种AI测评算法,覆盖50余项声音特征,结合超2037万条用户声音样本及28000余份专家标注数据,算法识别准确率达95%。

“中老年不是技术的旁观者,而是AI普惠的最后一公里。”苏涵说。今年端午假期,“AI声音陪练师”完成练习人数近30万人,好评率超过98%。

会上,中国信通院高级工程师常浩伦透露,2024-2025年专项治理发现,350余款教育App存在隐私政策缺失、超范围收集信息等七类问题。“智慧教育终端必须把未成年人敏感信息保护置于首位,任何创新都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为此,论坛最后,产学研代表共同发出倡议:加快教育大模型、智能硬件、光网络等标准制定;建立“AI+教育”示范校、示范区,推动规模化应用;强化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守住安全底线;通过校企合作、公益项目,让AI普惠到每一位学习者。(青云)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