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天,蝉声吵得人心痒,太阳晒得人满头大汗。可就在这热得冒烟的日子里,鄂州市梁子湖区的老师们没闲着,忙着参加一场特别的培训——“以舞赋能·以美育人”暑期校园集体舞培训。7月14日到15日,区教育局把中小学艺术老师们聚到一起,教他们跳舞的本事,目标是让新学期每个学生都能在操场上“跳起来”,用舞步点燃校园的活力。
这场培训可不是随便扭两下那么简单。教育局的邱金云主任在开班仪式上说得明白:校园集体舞不是瞎蹦乱跳,而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灵动一招”。老师们得学得扎实,回去后带着学生跳出自己的特色,让每个孩子在音乐里都能当“主角”。邱主任的话简单直接:培训两天时间短,但要求高,老师们得带回一套能落地的方案,让全校学生在新学期动起来。
培训现场热火朝天,分成小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在不同教室里挥汗如雨。小学组的老师们学得带劲,啦啦操跳得节奏感十足,活力满满,像在操场上开了场小型演唱会。拉丁舞的步伐更带感,热情四溢,老师们扭着胯、甩着肩,笑得合不拢嘴,连平时严肃的老师都忍不住跟着节拍晃起来。谁说老师只会拿粉笔?他们也能在舞步里找到青春的影子。
中学组的训练也不含糊。他们学的课桌舞,动作简单却节奏感强。挥挥手、拍拍桌子、转转手腕,这些小动作在课桌上就能完成,既省空间又能让人放松。别看动作小,老师们练得满头汗,笑声不断,连平时板着脸的数学老师都忍不住敲着桌子跟着节拍哼歌。这舞跳得不仅是节奏,更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动起来”的新路子。
中学组还有一门课更特别,叫《少年志》校园集体舞。这支舞可不只是好看,舞步里带着一股少年意气。老师们跳着跳着,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个个眼里放光。他们说,这舞跳得让人热血沸腾,好像在用舞步告诉学生:要有梦想,要有家国情怀,要为未来中国攒足力气。培训现场,老师们一边跳一边讨论,回去后要把这股劲儿带给学生,让孩子们也感受到这份力量。
这两天的培训,像是给老师们按了个“重启键”。每天站讲台,改作业,忙得脚不沾地,老师们也需要点新鲜感。这次培训让他们从“教书匠”变成了“舞者”,不仅学了新本事,还找回了点青春的味道。老师们说,跳舞的时候,感觉自己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像是一起在操场上跑圈、一起笑的那种亲近。
培训结束,老师们没闲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把学到的东西带回学校。小学组的老师已经在商量怎么把啦啦操改得更适合小学生,动作简单点,音乐再欢快点。中学组的老师则在琢磨怎么把课桌舞融入课间操,让学生在教室里也能动起来。他们还计划把《少年志》编成学校的“招牌舞”,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舞步里找到自信,找到对未来的期待。
这场培训背后,其实是教育局在下一盘大棋。数据显示,梁子湖区有近百所中小学,学生人数超过5万。过去,学校的美育课大多是唱唱歌、画画画,舞蹈课却常常被忽略。这次培训,就是要让舞蹈成为美育的“王牌”,让学生在音乐和舞步里找到快乐,也找到成长的力量。教育局还计划,未来三年,每所学校都要有自己的特色集体舞,争取让全区的学生都能“跳”出自己的风采。
为什么要这么重视舞蹈?因为它不只是动动胳膊腿儿。专家说,跳舞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团队精神。尤其对中学生来说,学习压力大,课桌舞这种小空间的活动,能让他们在紧张的课业里喘口气。更别提《少年志》这种舞,跳着跳着,学生们自然就多了点家国情怀,多了点对未来的憧憬。这不比干巴巴的说教管用?
培训虽短,意义却不小。老师们学到的不只是舞步,还有怎么跟学生“玩”在一起的本事。教育这事儿,归根结底是人和人的事。老师不是站在讲台上指手画脚,而是要跳进学生的世界里,带着他们一起疯、一起笑。就像跳集体舞,有人领舞,有人跟舞,偶尔踩错拍也没关系,只要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就能把乱糟糟的步伐踩出整齐的节奏。
这场培训,就像点燃了一把火,把老师们的热情烧得更旺,也把学生的校园生活照得更亮。未来,梁子湖区的每个学校,都可能因为一支舞,变得更有活力,更有温度。你说,这样的校园,谁不想待?这样的教育,谁不想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