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承认高考成绩出色的人聪明?

大多数人的智商并不高,他们会基于自己的认知做出判断,甚至要刻意强调高分低能,学历并不代表能力的观念,并且用一些因为运气,家庭资源造就的部分偏差进行对比,以个例代替整体,来印证自己的认知。

他们认为学霸依靠的永远是努力,只是会学习,而综合能力不强,学渣家长口中永远是你家孩子用功,不像我家孩子贪玩不努力,而不会是你家孩子真聪明,我家孩子什么都学不会。

他们会认为学霸不是在补课,就是在补课的路上,或者学霸都在偷偷补习,永远不相信有依靠自主思维学习的学霸存在,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是没有自主思维来学习的,而只是依靠堆砌培训灌输的做题技巧。

不愿意承认思维能力的差距,总强调孩子有后劲,强调不分流来体现他们认为的“公平”,别的孩子考重点高中,自己的孩子凭什么上不了高中,老师医生工作体面,为什么打螺丝工作辛苦待遇低,这本身就是根绝能力选拔结果。

同样他们会将一些定力不足,过于浮躁的表现认定为聪明,比如孩子话多,爱表现,成人夸夸其谈视之为聪明,对于专注安静的真正聪明人,反而集体给予“老实不灵活”的标签。

为什么大多数民营企业,非常看重第一学历?尤其是一些互联网大厂。就是相比于研究生,高考大家都在同一条赛道上全力以赴,更能体现智商的差别。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