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区公益课堂进社区:孩子假期有去处,家长省心更暖心

本文转自:乌兰察布日报

●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假期作业 本报记者 李梦娜 摄

本报讯(记者 李梦娜 朱旭敏)“老师,剪纸的边角怎么剪才不会断呀?”“老师,这道数学题我还是没想明白……”近日,集宁区红袖公益协会组织志愿者走进多个社区,开设公益课堂,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增添知识与乐趣。

◎工农路社区:剪纸传情,垃圾分类入童心

在虎山街道工农路社区,志愿者郭金阳正耐心指导孩子们剪纸。桌上散落着彩纸和剪刀,孩子们的小手沾着纸屑神情,却格外专注。一张张彩纸在翻飞间变成卡通图案,引来阵阵惊叹。另一边,垃圾分类活动同样热闹。志愿者通过PPT展示卡通图片,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废旧电池是有害垃圾,要放进红色桶;菜叶果皮是厨余垃圾……”孩子们争相抢答,现场气氛热烈。

“以前孩子放假,我们上班没人管,他只能在家看电视、玩手机。”等候在教室的家长徐燕看着儿子认真学习的模样,满心欣慰。她告诉记者,得知社区开设公益课堂,立刻给孩子报了名,“这里既能辅导作业,又能学剪纸、做游戏。孩子刚才还兴奋地给我展示他剪的小老虎,说比在家有意思多了!”

◎电业社区:作业辅导有耐心,特色活动添趣味

桥东街道电业社区的公益课堂上,几张课桌整齐排列。志愿者张静正俯身给三年级学生张晓逸讲解数学题,她用草稿纸画出线段图,一步步拆解数量关系。“我喜欢这里的课堂!”张晓逸笑着说,“在家写作业很枯燥,在这里能和小伙伴一起学,老师讲题也特别清楚。昨天还学了垃圾分类,做了手工!”

◎回民社区:绘本故事传精神,红色教育润童心

桥西街道回民社区的公益课堂则别具一格。休息时间,孩子们围坐在志愿者身边,听他们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小小的身影专注而认真,红色种子在心中悄然生根。

◎红袖公益协会:多元服务,助力孩子成长

“我们希望孩子们的假期充实而有意义。”红袖公益协会负责人孙国珍介绍,今年暑期公益课堂已覆盖电业、工农路、回民等多个社区,协会招募了近百名涵盖大学生、教师、摄影爱好者等不同领域的志愿者。“除了作业辅导,我们还开设了剪纸、绘画、垃圾分类、心理辅导等特色课程,让课堂既有‘干货’又有趣味。”

孙国珍表示,公益课堂的“版图”还将持续扩大,未来计划延伸至更多社区,并推出系列实践活动:“我们将带孩子走进战役纪念馆聆听革命故事,参观科技馆感受科技魅力,走进消防队学习安全知识。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孩子们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责任感和爱心,真正实现‘丰富假期生活,助力成长成才’的目标。”

[手机扫一扫]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