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润文明家风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书香浸润文明家风

——张飞燕家庭的故事

张飞燕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梁易炜

7月2日,在淳化县实验小学的教室里,教师张飞燕告诉学生:“同学们,书里有无数的宝藏,只要你们用心去挖掘,一定收获满满。”

这是张飞燕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张飞燕说:“书籍就像我的老师,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成长。我要把书中的知识和阅读的力量传递给我的学生。”

学生曾在作文里这样写:“张老师课堂上的成语故事会发光!”

“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藏着无数宝藏。”这是张飞燕常挂在嘴边的话。张飞燕在课堂上用书籍照亮学生的未来,她的丈夫丁延平用文字深情丈量着家乡的土地。

张飞燕家中有一面书柜墙。书柜的显眼处摆放着丁延平的众多获奖证书。多年来,丁延平勤于笔耕,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各类作品10万余字,数十篇(首)文学作品入选《幸福就像花儿一样》《当代中华诗词集成·咸阳卷》等大型文集。2015年,他的作品《鹤冲天·马栏红》在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举办的新春诗词歌赋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淳化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些是历史的见证,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爱上这里。”丁延平说。

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他们的女儿丁雪彤自幼养成了勤奋刻苦、自律进取的品格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2021年,她摘得陕澳青少年文化交流特等奖。

“父母对书的热爱影响着我,书籍和文字让我变得更加充实和自信。我不仅要从书里汲取知识,还要把从书里获得的能量和爱传递出去,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丁雪彤说。大学期间,丁雪彤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实践中体会奉献与责任,连年获得奖学金,被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

在这个浸润墨香的家庭里,他们将每一本传递美德的书化作浇灌后辈正直品格的春雨,让读好书、做好事成为血脉里的自觉。

丁延平乐于助人,曾在一个下雪天,将摔断腿的老人背着送进了医院。多年来,他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儿童保护机制研究,致力于为山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张飞燕在工作中以爱育人,为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悄悄送上衣物和鞋子,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他们夫妇还登记了骨髓捐献信息,坚持无偿献血,深入乡村困难群众家中探望,扶危济困、捐款捐物。

丁雪彤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被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张飞燕家庭的善行义举在社区传为美谈。邻居薛保平称赞:“老丁两口子都是热心肠!常见老丁帮邻居搬东西,张老师给小区孩子讲作文。雪彤放假回来也常参加志愿活动。这一家子,是小区的一张文明名片。”

张飞燕家庭的故事,无声地诠释着文明家庭的力量。张飞燕说:“读书是我们的传家宝。它教会我们知识,更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尽己所能为社会作贡献。”


(教育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7月15日 08:35[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