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分数线“跳水”背后:去年665分抢破头,今年658分无人问津?

2025年高考结束后,不少浙江考生和家长发现名校热门专业分数线大幅下滑。去年665分才能上的浙大智慧城市专业,分数线一下子跌到658分。这种反常现象背后,藏着浙江高考竞争的新变化。

很多家长说今年高分学生变少了。数据显示,全省650分以上考生比去年少了1500人。与此同时,浙大增加了150个招生名额。分数线降低反而让填志愿更难了。有家长盘算是不是趁机捡漏报冷门专业,可又担心这些专业毕业后不好找工作。

原来不只是浙大这样。2025年海洋科学智慧班录取线就从665分降到了658分,还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提前批录取分数最多下降了15分。有些家长觉得这是机会,分数中等的孩子能进好学校。但很多学生不买账,他们更在意毕业后能挣多少钱。

现在就业形势确实影响挺大。比如原土木工程专业更名为“智慧城市”,看似听上去很有吸引力,但是实际上该专业的毕业生起薪依旧很低,和热门专业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的就业待遇相差甚远。学生宁愿少几分考计算机专业。热门专业保就业成了关键。像温州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分数比浙大还高。师范类专业也吃香,杭师大理科生分数线都不低。

地方院校也在抢生源。南邮等二本高校凭借网红专业,吸引了不少学生。连浙大合作办学项目都开始降价,生物医学班620分就能上。这些新变化让考生和家长都得重新考虑。

低分段考生反而有了新机会。像马克思主义专业,小语种提前批录取线跌到645分左右。有家长说让孩子先读冷门专业,以后考研转专业更容易。这种策略可能成为新趋势。

政策变化也起了作用。物化双科限制取消后,更多学生能报相关专业。但资源分配还是不对头。浙大每年只招浙江3200人,竞争太激烈。小语种专业遇冷,学语言的人反而多了。

现在高考生选专业越来越现实。以前冲名校,现在要看就业和兴趣。温医大、杭师大这些学校反而成了香饽饽。老牌名校虽然还是重点,但专业选择变得更谨慎了。

作者|本文转载自@关注生活的良好市民

图片|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