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湄洲日报
本报讯 暑假前夕,城厢区筱塘小学百余名学生走进常太镇岭下村家庭农场,开启一堂别开生面的实践课堂。
“今天我们了解了枇杷树的生长环境,学习昆虫与枇杷树之间的共生关系,非常有意义。”该校学生黄诗羽兴奋地分享。这场生动的实践课程是常太镇创新“研学+农文旅”模式的缩影。
常太镇生态环境优越,当地充分挖掘这一优势,在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方面持续发力。结合自身丰富的研学资源,该镇精心策划了红色教育、农业科普、农耕体验等特色旅游路线,推动“研学+农文旅”深度融合。
“岭下村立足生态优势,深度整合‘农业+研学’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产业资源和文旅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研学实践基地。”可乐家庭农场现场负责人谢丽娟介绍,研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枇杷采摘、昆虫观察、堆肥实验等多样化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在尽情体验农业的乐趣。
据了解,为持续深化“研学+农文旅”模式,该镇积极引导和支持当地农业产业园、家庭农场打造农业研学基地,推出以科普农业知识、体验田园生活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将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与红色文化、生态文旅、绿色休闲、农事实践等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亲近自然、收获快乐。“研学+农文旅”模式的探索,不仅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陈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