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刚出来,小李盯着电脑屏幕,脑子里全是四个字:选啥专业?选对了,大学四年顺风顺水,工作也好找;选错了,可能四年都在后悔,毕业还得愁饭碗。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专业选得好不好,直接决定未来好几年的人生路!
吐槽专业这事儿,网上早就热闹得不行。打开短视频平台,大学生们一个个化身段子手,自己的专业被他们说得又好笑又心酸。尤其是那些热门专业,吐槽起来那叫一个花样百出。学医的说自己熬夜背书像在修仙,学计算机的抱怨代码写到手抽筋,学土木的直接喊“工地才是我的家”。这些吐槽听着搞笑,但背后全是学生们的真心话。
先说学医的。医学生一进大学就知道,别人谈恋爱,他们背书;别人旅游,他们还在背书。人体解剖学、药理学、内外科,哪门课不是厚得像砖头?有个学医的网友说,他一天背书12小时,晚上做梦都在默念骨头名字。数据也挺吓人:医学生本科五年,考研、规培再加几年,三十岁前基本都在学校和医院里泡着。可他们也骄傲,救死扶伤的责任感,不是谁都能扛得起的。
再看计算机专业,网上都说这是“钱多事少”的金饭碗。可真学起来,哪有那么美?程序员的日常是啥?对着电脑改代码,改到半夜两点,眼睛都快瞎了。好不容易写完,运行一下,报错!一个学计算机的网友吐槽,他有次写代码,调试了三天,最后发现错了个标点符号。数据也说明问题:2024年,互联网行业招聘需求下降了15%,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还在涨,竞争那叫一个激烈。
土木工程的吐槽也很经典。这专业听起来高大上,修桥盖楼,多牛啊!可现实是啥?工地晒得人脱层皮,风吹日晒不说,加班还是家常便饭。有个学土木的大学生发视频,说自己大夏天在工地搬砖,晚上回宿舍还得画图纸。他开玩笑说:“我这专业,学的不是技术,是怎么吃苦。”数据也挺实在:2023年,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率在工科里排倒数,平均起薪还不高。
学金融的呢?外人觉得他们毕业就进银行,数钱数到手软。可真相是,金融专业课本全是数学模型,考试难度堪比高考。有个学金融的网友说,他大一学微积分,学到凌晨,感觉脑子都炸了。毕业后,金融行业还得拼人脉、拼资源,普通学生想进投行?难!2024年,金融行业招聘需求比前年少了10%,可报金融专业的学生还是挤破头。
学艺术的吐槽更夸张。画画、设计、音乐,听着多浪漫?可学艺术的钱包可不浪漫。画材、乐器、软件,哪个不烧钱?有个学设计的网友说,他买了个绘图板,花了半个月生活费,画到手腕疼也没出啥好作品。2024年,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50%左右,很多人毕业后只能接点小活儿,收入不稳定。
这些吐槽听着好笑,但也让人有点心酸。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苦,可学生们还是咬牙坚持。为啥?因为选了这个专业,就得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学医的知道,自己将来能救人;学计算机的明白,技术好就能拿高薪;学土木的清楚,城市建设离不开他们。这些苦,都是为了以后能站得更稳。
其实,吐槽归吐槽,大学生们对专业的感情还是深的。网上有个学化学的网友分享,他大一觉得化学实验烦,瓶瓶罐罐洗不完。可后来做实验出了成果,那种成就感让他觉得一切都值了。还有个学历史的,说自己一开始觉得背年代没意思,但后来读到古代人的故事,感觉像在跟老祖宗聊天。这些小故事,让人觉得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光。
选专业这事儿,就像挑生活方式。没啥完美选择,只有适合不适合。家里的亲戚可能劝你选“稳定”的专业,网上又说“热门”专业赚钱多。可到头来,还得听自己的心。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市场规模超20亿,说明啥?大家都在为选专业发愁。可数据也说,70%的大学生毕业后觉得,专业对就业帮助不大。这说明啥?选专业不能只看热门,还得看自己喜欢啥。
吐槽专业是年轻人的乐趣,但也提醒咱们,选专业得想清楚。喜欢动手就去学工科,爱说话就选语言,想救人就报医学。别跟风,别怕吃苦。毕竟,大学四年,学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怎么面对生活。网上那些吐槽视频,看着好玩,其实也藏着对未来的期待。
到最后,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故事。医学生背书背到天亮,计算机学生代码写到崩溃,土木学生工地跑断腿。他们嘴上喊着“后悔”,可心里还是想把这条路走好。你呢?选了啥专业?有啥想吐槽的?说出来,大家一起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