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刚开始,河南商丘市睢县白庙乡郭店小学的教室里就热闹起来了。二十多个来自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的大学生,背着行囊,带着满腔热情,走进这个小乡村。他们不是来旅游,而是来当支教老师,给留守儿童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暑假。
这些大学生一到学校,就忙活开了。他们拿出课本,教孩子们语文、数学这些基础课。课上得认真,孩子们听得也起劲。毕竟,平时村里能教这些课的老师不多,孩子们对新知识好奇得很。
不光教课本知识,大学生们还带来了新鲜玩意儿。他们拿出一台3D打印机,教孩子们怎么用。孩子们瞪大眼睛,看着机器一点点“吐”出模型,惊得合不拢嘴。一个小男孩说:“这玩意儿太神奇了,跟变魔术似的!”
还有一堂课,大学生们带来了机器人。机器人不仅会动,还能唱歌。孩子们跟着机器人学唱新歌,笑声在教室里回荡。一个小女孩拉着老师的手说:“我还是头一回见会唱歌的机器人,太好玩了!”
课间时间,孩子们围着机器人转个不停。有的试着让机器人跳舞,有的想看看它还能干啥。大学生们耐心地陪着,教孩子们怎么操作。整个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平时安静的操场也热闹起来。
大学生们还教了物理实验。他们带着孩子们做“空气悬浮球”的实验教具。孩子们一边做一边问:“为啥球能浮在空中?”大学生们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清楚,孩子们听完直点头,觉得科学真有趣。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VR课。大学生们拿来VR眼镜,让孩子们戴上体验。孩子们戴上眼镜,感觉自己一下到了另一个世界,有的说看到了大海,有的说看到了恐龙。一个小男孩摘下眼镜,兴奋地说:“这比看电视还过瘾!”
这事儿让人觉得暖心,也让人好奇:如果更多地方都能有这样的兴趣班,乡村的孩子们会不会有更多机会?大家觉得,这样的支教活动,还能再做点啥,让孩子们学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