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学生网络安全“长城”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

筑牢学生网络安全“长城”

——看市实验小学持续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全媒体记者 韩 雨

“陌生人发来的链接能点吗?”“画面中哪个是正确使用网络呢?”6月26日,市实验小学六年级(2)班教室里,一场预防沉迷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正在进行,老师化身“安全卫士”,通过鲜活案例、趣味动画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网络世界的“安全守则”(如图),让大家学会远离风险,争做文明小网民!

当短视频APP在小学生指尖滑动,当智能音箱成为家庭课堂的“助教”,数字技术在勾勒成长新图景的同时,也将过度沉迷、电信诈骗等风险悄然推至未成年人面前。为引导学生合理、安全使用网络平台,近年来,市实验小学持续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强化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网络安全“长城”。

“除了主题班会,我们还通过制定班级公约、开展手机集中统一管理、主题家长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市实验小学数学教师邓茜告诉记者。

“信息技术课堂是最好的‘演练场’,老师们把网络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全过程,孩子们在学习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警惕性。”市实验小学信息中心主任胡文刚插话道。

将网络安全知识渗透到学科教育中是学校的常态化工作,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网络安全知识专题讲座,邀请法治副校长、公安民警等到学校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向学生介绍网络诈骗、网络欺凌等常见网络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危害及防范方法,增强学生的应对能力。

“学校会开展许多活动,但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法治副校长为我们讲解如何有效预防电信诈骗,他告诉我们,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和连接公共wiFi,这些知识既有趣又实用。”六年级(2)班学生刘育维说。

今年以来,市实验小学已开展数十次主题班会、4次法治副校长专题讲座,覆盖全校55个班级、3133名学生。

部分孩子沉迷网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有意思、有意义的替代选择。为此,市实验小学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在基础性课程辅导的同时,开设了25个课后服务社团,涵盖音乐、美术、体育运动、科创教育等内容,让孩子们能够学习并享受自己喜欢的内容,不仅兴趣得到培养,也避免更多的课后时间被短视频、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等占据。

“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安排,更能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课后生活,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市实验小学校长袁野表示,学校还充分利用宣传栏、LED大屏、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此外,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访等方式,与学生家长加强沟通交流,为家长讲解网络安全知识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方法技巧,提高家长的网络素养和对孩子网络行为的监管能力,共同关注学生的网络行为和心理健康。

从课堂到课后,从校园到家庭,市实验小学用教育的柔性、协同的韧性,构筑起了一道有温度的网络安全防线。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深化制度保障、学习宣传、家校共育、部门联动等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作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袁野表示。


(教育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7月03日 08:37[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