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铜陵日报
心育花开满铜都 多元赋能向未来
——我市各校多维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市第一中学心理教师引导学生释放焦虑、增强信心。
全市心理教师齐聚共探心育融合。
■ 本报记者 杨竹青 文/图
“5·25”心理健康日前后,我市各校多方联动、多元融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心灵成长注入强劲动力,让心育之花在校园处处绽放。
5月23日,市高中心理健康教研基地活动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读书汇报会在市实验高级中学举行。全市专兼职心理教师、教研员及心理、政治、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师齐聚一堂,围绕《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等书籍,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宝贵经验,共同探索心育新路径,打破学科壁垒,让心理健康教育在知识传授中自然渗透,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5月25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字里行间遇见自己——诗词心理成长之旅”主题心理健康月现场活动在市天津路小学举行。活动伊始,市第一中学学生们带来的古风舞蹈《诗韵千年·燕无歇》,以优美舞姿带领观众踏入诗意世界;市天津路小学“润音”校园乐队表演的《水调歌头》,用音乐诠释经典魅力;朗诵串烧、独唱《将进酒》等节目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活动还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优秀诗歌和征文创作作品的获奖代表颁奖。在互动与体验环节,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市天津路小学副校长王润带来《古诗词中的心理疗愈》专题讲座,深入讲解古诗词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现场设置的古诗词舒尔特方格挑战和诗词曼陀罗剪贴画体验活动,让参与者在趣味中感受诗词魅力、放松身心。学生疏阳表示:“在活动中,我领略到古诗词的力量,今后会多读古诗词滋养心灵。”学生代子希则从同学们的表演中找到了现代心理健康与古诗词的联系,决心从诗词中汲取面对生活的力量。
市第一中学在五月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心理健康与文化活动。在《我的成长诗》活动中,学生们化身“文字猎人”,从旧报纸、杂志裁剪词句,拼贴出充满个性的诗歌,记录对成长的思考。心理活动课《看见情绪:感官瓶》中,同学们通过制作感官瓶,直观感受情绪流动与沉淀,学会接纳自我;社团活动课《表达情绪:小满谷物画》将传统节气与艺术创作结合,同学们用谷物拼贴图案,传递对生活的热爱。在“爱自己的100件小事”活动中,同学们在海报旁绘制心情、许愿未来,分享小确幸、写下新期待,绘画心情脸谱更将内心世界具象化。针对高三学子,为帮助他们缓解考前压力,该校开展“领航计划家长学习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帮助家长掌握亲子沟通技巧、缓解学业焦虑,并邀请心理专家杨洁老师带来《从容应考,心向未来》专题讲座,为学生送上“心理锦囊”。此外,该校心理健康教师还精心设计了系列活动课程,助力高三学子释放焦虑、增强信心。
这些精彩纷呈的活动,是我市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动体现。从学科融合探索心育新路径,到诗词与心理结合的特色活动,再到学校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成长系列活动,多维度、多层次为学生的心灵成长保驾护航。我市始终践行“做有温度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多元活动中感知情绪、表达自我、汲取力量,带着满满的收获,奔赴充满希望的未来。
所属版面:校园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