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眉山日报
![]() |
李宇和学生在校园漫步。 |
□杨经闱 邹玉霞 文/图
5月23日,当第一缕晨光穿透玻璃窗,轻柔地洒在熟悉的课桌上,李宇老师静静地站在窗前,目光缓缓掠过眼前的校园。校园里,香樟郁郁葱葱,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依然是十五年前的模样。这位在眉山映天学校完成从追梦学子到育人园丁华丽蜕变的青年教师,用十五年光阴勾勒出一个完美的圆——师者弦歌不辍,教育初心不改!
成长之路:
母校孕育的梦想种子
“高中三年,是映天学校给了我追逐理想的勇气和底气。”李宇在回忆起自己的高中时光时,眼神中满是感慨与怀念。在映天求学的日子里,他始终保持着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教室里总能看到他专注学习的身影,图书馆里也时常留下他翻阅书籍的足迹。他的努力与坚持,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喜爱。母校严谨的学风,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他不断前进;老师们无私的关怀,像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教书育人”的梦想种子在他心中早早地埋下。
2010年,凭借着自身的努力,李宇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进入大学后,他延续了在映天养成的拼搏精神,积极参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在课堂上,他认真听讲,积极与老师互动,不断汲取知识;在课外,他主动参与实习,走进中小学课堂,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他还经常参加教育研讨会,与同行们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实践,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兼具扎实专业功底与深厚教育情怀的师范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自己的教师梦想迈进。
反哺母校:
用专业与热爱点亮课堂
大学毕业后,面对众多的工作选择,李宇选择回到了母校,成为了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我也想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找到方向。”他的话语简单而坚定,饱含着对母校的感恩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在教学中,他的课堂有三大“法宝”。
首先是“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他擅长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巧妙地拆解为生动形象的生活案例。“宇哥上课特别有趣,总是能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学生徐茜洋回忆起学习排列组合时的场景,仍忍不住笑出声:“当时宇哥把班级同学分组,用‘奶茶店选料搭配’的游戏让我们理解排列和组合的区别,还说‘选错搭配最多喝到奇怪口味,但算错题目考试可要扣分’,全班笑得前仰后合,知识点却记得比公式还牢。”
其次是“亦师亦友”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他是一位严格要求的老师,认真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下课后,他又化身为暖心的学长,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有位学生因家庭变故成绩下滑,整日郁郁寡欢。李宇得知后,主动在课后约他到操场散步,像朋友般倾听他心声,分享自己求学时克服家庭困难的经历,并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补习功课。在李宇的关怀下,他逐渐走出阴霾,成绩也稳步回升。
最后是“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他坚持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方案。比如,在教授数学方程课时,面对基础薄弱、连方程基本解法都不熟悉的郑琪霖,他会从等式性质讲起,用分糖果的生活化例子拆解解题步骤,反复练习基础题型;而对能快速掌握课本知识的王智鹏,他则布置更高难度的变形拓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程解法探究最优解,甚至鼓励他们尝试用编程思维解决数学问题。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进步。
短短几年间,他凭借着出色的教学成果,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在学生们心中,他早已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宇哥”。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
教育回响:
校友教师的最甜公式
作为“校友教师”,李宇老师对映天学校有着独特而深厚的情感。“我比任何人都更懂这里的孩子需要什么——他们需要被看见、被信任,也需要有人告诉他们‘你可以’。”他深知学生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也更能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
五月的一天,李宇在讲台写板书时,粉笔灰混着汗珠簌簌落在领口。瞥见后排同学用书扇风、刘海黏在泛红的额角,他突然想起上周答应的奖励。“排列组合先讲到这儿。”他合上课本,眼底漾起笑意,“下节课带你们解锁新公式——顺便兑现西米露的承诺。”
午休时,校园静悄悄的。李老师系着卡通围裙在厨房忙活,将西米、芒果、西瓜等食材处理好,把做好的西米露封好,还放入冰块保鲜。当他提着保温箱走进教室,孩子们兴奋不已。看着学生吃得开心,李老师笑着说:“西米是棕榈树茎髓淀粉做的,就像你们积累的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沉淀,才能融会贯通。”
如今,夏天来临,高三二班的教室总会飘起阵阵椰奶香。那些已经毕业的学生们回校探望时,仍会笑着提起那个被西米露浸润的午后,他们说那是青春里最甜的公式:原来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一位老师把对学生的爱,熬成了最清甜的西米露。
温暖同行:
学生心中的“宇哥”
教育最动人的时刻,往往发生在课堂之外。晨读时某个走神的身影,课间操时略显沉重的脚步,都逃不过他敏锐的眼睛。
“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宇哥总是耐心地倾听我的烦恼,给我鼓励和支持。”高三学生冯连蕊眼眶泛红,讲述起自己的经历:一模失利后她一度想放弃,李宇老师得知后,利用午休时间陪她在操场散步,用自己学生时代的挫折故事开导她,还亲手制作了错题鼓励卡。“卡片上那句‘黎明前的夜最黑,但路灯永远为你亮着’,我到现在还贴在书桌前。”
“有这样的老师,我们真的很幸运!”“宇哥有太多优点了,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六边形战士’。”“宇哥是最好的宇哥!”……提起李宇老师,学生们总是有说不完的感激和喜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甚至笑称:“上宇哥的课,连排列组合都是甜的!”在学生们的心中,李宇老师不仅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陪伴着他们度过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
阳光洒满映天校园,李宇站在熟悉的讲台前,看着教室里伏案学习的学生们,恍惚间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李宇用青春丈量着教育的长度,用热爱诠释着教育的温度。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长的精彩华章,更是映天学校“育人—反哺”精神生生不息的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