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本文转自:甘南日报

【新甘肃云·融媒集萃】

张掖: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学校老师们帮助特殊儿童在游戏中提升能力。

老师来到宿舍巡查。本文图片均由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提供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学校条件特别好,宿舍冬暖夏凉,有独立的卫生间,还配备了智能热水器等设施。在老师的悉心爱护下,孩子表达能力、自理能力都变强了。”在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曾经带着自闭症患儿天南地北访医问诊的何燕说,很幸运有这样一所学校,能让自己的孩子学知识、学技能。

全省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以来,张掖市全覆盖落实结对关爱、结对帮扶措施,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大力支持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在省内率先实现特殊教育十五年全免费,为残障学生提供平等优质的教育服务。

如今,创建于1987年的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搬入了3.3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开启了特教融合发展的新篇章。198名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自闭症、多重残障的少年儿童,在这里感受爱与陪伴;全校60多位教职工用爱心与专业守护每个家庭的希望。

(一)

走进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园干净整洁。运动场上,老师们正陪着孩子们打篮球、做游戏;教室里,老师耐心地教孩子们写字、做瑜伽,还带着他们进行康复训练、心理辅导。

该校围绕“会生活、爱学习、有技能”的培养目标,着力推进素质教育,是张掖市唯一一所为听力、智力障碍学生提供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

近年来,学校教职工与残障儿童结成帮扶对子,陪伴孩子玩游戏、做手工、读书、绘画等,助力特殊孩子成长。“结对帮扶的目标是做实做细关爱工作,学校党员与每一个学生结成关爱对子,形成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家访和帮扶活动。”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姚姗说。

搬进新校区后,学校推动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设置学前部和职业高中部,拓展学段服务,实现教康协同、医教融合,有效保障残障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

(二)

“加油!”“你真棒!”“再来一次!”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师生脊背上——启智班老师张佳薇正搀扶着一位学生练习跨越障碍。

张佳薇带的班级里多是重度肢体、智力和语言障碍的孩子,但她始终耐心引导,鼓励每个孩子勇敢前行。

“体感教育是结合儿童的动作发展规律及学习特点,利用体感+AR交互技术,让儿童通过身体动作与场景中的人和物进行互动,对他们进行身体、感知觉、本体觉、前庭觉训练,达到康复效果。”张佳薇边说边抬起手臂,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在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教职工们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每一位特殊孩子。

夜间,生活老师来到宿舍巡查,为孩子们盖被子、摸额头、查尿床……这些“夜间妈妈”悉心守护着孩子们的安全。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特教老师数十年如一日用心护佑,为更多残障孩子和家庭托起生命的暖阳、点亮生活的希望。

(三)

在张掖市集善乐业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申通客服组长张银负责指导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实习,帮助学生掌握基础业务知识。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先安排他们在工位旁听,观察客服人员实际工作流程。

“我们通过理论讲解、课件学习和系统演示,帮助他们尽快成长就业,更好融入社会。”张银说。

促进特殊儿童少年学有所教、弱有所扶,帮助他们稳定就业、融入社会,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责任与使命。

长期以来,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积极与社会各界广泛对接,通过外引内联织密“爱的网络”,搭建起特殊教育与培训就业平台,实现全学段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两翼齐飞”。

连日来,学校职业高中部二年级1班学生由班主任带领,在车友汽车户外用品生活馆实习,通过实际操作提升业务能力。“我已经学会了使用喷、洗、擦车的设备,老板对我们很好,毕业后打算在这里工作。”学到一技之长的陈瑞信心满怀。

张掖市将持续凝聚社会关爱力量,减轻残障学生家庭负担,用特殊教育为孩子们照亮成长之路,助力他们追逐梦想、向阳成长。 (陈海)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