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万学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一包卫生纸,眼睛一刻不离地盯着正在吃饭的孩子们。她不是普通的老师,她是四川盐源县特殊教育学校的“爱心妈妈”。19年来,她用满满的爱和耐心,陪着这些特殊孩子慢慢长大,感动了无数人。
2006年,盐源县特殊教育中心缺老师,没人愿意接这个苦差事。欧万学却站了出来,决定转岗。她说:“这些孩子需要我,我得试试。”这一试,就是19年。她从没教过特殊孩子,但她不怕。她跟着孩子们一起吃住,观察他们的每一个小动作,学着怎么跟聋哑孩子沟通。她说:“刚开始我也不懂,但陪着他们,慢慢就明白了。”
教室里,欧万学教一个脑瘫孩子擦鼻子,扶他去厕所,动作轻得像在哄自家娃。孩子们不会说话,但他们会把喜欢的糖果塞到她手里,甚至送她路边捡的小花。她笑着说:“这些小动作,比啥奖励都珍贵。”她把每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教他们吃饭、穿衣,甚至怎么跟人打招呼。
特教的日子不好过。那时候,学校条件差,老师少,欧万学既当老师又当保姆。她得备课、上课,还得给孩子们做饭、洗衣服。一次,一个孩子不小心把饭洒了,她没急也没恼,蹲下来一边收拾一边教他怎么拿勺子。她说:“对这些孩子,急不得,慢工出细活。”
她还推动了更多人了解特殊教育。她跑去社区讲政策,告诉大家这些孩子有多努力。她说:“社会多点理解,孩子们就多点机会。”在她努力下,盐源县的特殊教育学校越来越好,设备多了,老师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