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临近 孩子却有厌学情绪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

中高考临近 孩子却有厌学情绪

专家:对抗“厌学”,需从“心”出发

“这段时间,我的孩子晚上经常失眠,很少和我们交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上学。”日前,在玉林市退役军人医院拒绝上学门诊,一名初三学生家长带着孩子正在就诊。该院青少年心理门诊专家团队表示,每年的升学季,有些家庭会经历相似的命运轨迹:从“小升初”的焦虑到中考的鏖战,再到高考冲刺的煎熬。其实厌学并非简单的“懒惰”或“叛逆”,而是心理压力、家庭关系、学业负担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厌学的背后,是心理与家庭的冲突

“拒绝上学不是一种疾病,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不管哪种心理问题导致功能受损,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很可能就是拒绝上学。”玉林市退役军人医院拒绝上学门诊主治医师黄敏接诊了因为各种原因而拒绝上学的青少年,“总体而言,初一群体和高三群体比较常见。”黄敏表示,有的孩子有焦虑、抑郁症状,有的会共病强迫,不能说百分之百,但是如果孩子已经持续出现“拒绝上学”的表现,就表示问题的严重程度到了至少“中度”以上了。

从该院接诊的案例显示,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因长期高压或家庭过高期望,最终产生厌学行为,需要通过专业干预重建自信。在厌学现象的背后,是心理与家庭的深层冲突。常见原因有学习压力过大、家庭过度管控、情绪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校园适应困难(如人际关系问题)等。典型表现在孩子可能伴随躯体症状(头晕、腹痛)或情绪反应(恐惧、自我否定),甚至通过自残、沉迷网络逃避现实。

建议:调整家庭模式,倾听与接纳

“父母在这个过程当中,在早期的时候往往会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比如说拖着拉着去送他上学,或者是大骂一顿、打一顿,这样的情况在门诊当中都出现过,而孩子在父母的这种应对之下会变得更糟糕。”黄敏说,其实孩子在遇到这个问题时,自己或许也很困惑,而家长是否可以先去接受和面对,同时站在孩子的角度尝试去理解一下他,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是跟他在一起的。

黄敏建议,家长们不妨调整家庭模式,减少对成绩、不去学校等的单维度评价,关注孩子的兴趣与优势,营造宽松包容的氛围;倾听与接纳,当孩子表达“不想上学”时,避免指责,尝试理解其情绪背后的需求(如逃避竞争压力或寻求关注)。如果孩子长期缺课、情绪低落或出现自伤行为,应尽早寻求专业帮助,避免问题恶化。医生会提供个性化评估与治疗方案,多学科协作,精准干预。比如进行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改善亲子关系与学习认知;针对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辅以科学治疗。


(教育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5月20日 15:09[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