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所幼儿园搞了个大动作!为了让孩子们学会防地震,姑苏区南环实验幼儿园最近组织了一场“防灾减灾,安全‘童’行”的活动。不仅老师们忙得团团转,孩子们也学得特别认真!
幼儿园的领导们先带队,把整个园子检查了一遍。每个角落、每件玩具、每个设备,都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发现问题马上改,确保孩子们玩耍的地方一个隐患都没有。老师们还根据小朋友的年龄,准备了视频和情景表演。孩子们通过这些,知道了地震是什么,怎么保护自己。有的班还教了躲桌子下面的正确姿势,孩子们学得可起劲了!
为了让孩子们真的会应对地震,幼儿园还搞了一次大演练。他们提前开了会,安排好每个老师的职责,确定每条逃生路线。演练那天,警报一响,老师们立马带着孩子们行动起来。小朋友们拿起书本、枕头,护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者墙角。第二次警报响,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弯着腰,排好队,快速跑到操场上。操场又宽又平,是最安全的地方。到了那儿,老师赶紧数人数,确保一个孩子都没落下。
这场演练可不是闹着玩的。每个步骤都安排得清清楚楚,孩子们也特别配合。虽然是小朋友,但他们学得可认真了。有的孩子还说:“老师,我回家要教爸爸妈妈怎么躲地震!”这让老师们觉得特别欣慰。毕竟,安全这事,学得越早越好。
这场活动选在5月12日“防灾减灾日”搞,特别有意义。这一天,大家不仅缅怀过去地震中的人们,也在为未来做准备。幼儿园的老师说,安全教育不是一次两次的事,得一直抓下去。他们希望孩子们从小就知道,遇到危险要冷静,能保护自己。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学会了怎么在地震来时保护自己。比如,躲在桌子下护住头,或者跑到空旷的地方。老师们还教了“安全三角区”的概念,就是躲在结实家具旁边的空隙,能减少被砸的风险。这些知识虽然简单,但对小朋友来说,可能就是关键时刻救命的本领。
这场活动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让孩子们觉得学安全知识不枯燥。老师没用那些难懂的词,而是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比如,教孩子们“地震来了别慌张,找个桌子钻下方”。这样的句子,孩子们一听就记住,回家还跟爸妈显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