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祯拿到美国两大顶尖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家长群里炸开了锅。Hotchkiss和Middlesex的offer,相当于半只脚踏进了哈佛、耶鲁的大门。可谁能想到,这张光鲜的成绩单背后,是她和妈妈五年来的心酸和付出。留学,远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它更像一场全家上阵的马拉松,跑得人筋疲力尽。
魏祯的妈妈当初决定送她去美国读初中,满心以为能逃离国内的考试压力。她想着,国外的教育轻松,孩子能快快乐乐学知识。结果一脚踏进去,才发现这根本不是轻松的路。美国学校不光看成绩,还要求孩子样样精通。学习要全A,课外活动得拿奖,体育也不能落下。魏祯每天忙得像个小陀螺,作业、比赛、社团活动,哪样都不能马虎。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觉得自己把孩子推进了一个更深的坑。
美国的高中申请比国内高考还复杂。魏祯从初一开始准备,托福、SSAT考试刷了好几轮。一次西班牙语考试,她因为打疫苗耽误了时间,成绩直接拉低,哭得稀里哗啦。妈妈只能安慰她,帮她调整状态,继续冲刺。光考试报名费就花了好几千块,更别提培训班的费用了。托福要考到115分以上才算稳,SSAT得冲到98%才敢松口气。魏祯的圣诞假期,全泡在培训机构里背单词、刷题,哪有时间玩?
选学校更是让全家头疼。魏祯拿到两所名校的offer,家长群里七嘴八舌。有人说Middlesex中国学生少,竞争小,容易冲顶尖大学。有人说Hotchkiss资源多,校友圈子广,未来发展好。魏祯妈妈左思右想,查资料、问中介,忙得晕头转向。最后选定Hotchkiss,因为觉得学校氛围更适合女儿。可这只是开始,进了高中,课程选择、活动安排、时间管理,每一步都像在走钢丝。
留学的钱是个无底洞。美国高中的学费一年七八万美金起步,还不算生活费、机票钱。中介费动辄十几万,托福、SSAT的培训班次次上千块。魏祯还报了网球和辩论班,为了在课外活动上加分。学校还有捐款的习惯,金额随便给,但总觉得不捐点拿不出手。魏祯妈妈算过一笔账,光女儿初中三年的开销,就够在老家买套房了。每次刷卡,她都心疼得睡不着。
孩子远在国外,家长的思念也熬人。魏祯妈妈说,每次视频通话,看到女儿瘦了点,她就偷偷抹眼泪。一次广告里,留学生给同学做西红柿炒鸡蛋,半夜打电话问爸妈怎么炒,爸妈在线教,她看得眼泪哗哗流。那种想孩子却抱不到的滋味,只有当了父母的才懂。她有时候会想,如果留在国内高考,是不是就不用这么两地牵挂了。
魏祯在学校也不是一帆风顺。刚到美国,她以为会有个适应期,结果老师直接要求全A。她咬牙坚持,成绩没掉过。可美国同学的社交圈她融不进去,体育课上也吃力。国内她体育满分,到了美国,排球、篮球样样不行,网球好不容易进了校队,还是替补。她一度觉得自己样样不如人,压力大到睡不好。妈妈远在国内,只能通过电话鼓励她,让她慢慢找自信。
美国学校的竞争,比想象中还激烈。GPA就是命根子,成绩排名清清楚楚。魏祯所在的学校,亚裔学生多,大家都铆足了劲冲藤校。课程难度高,作业量大,历史课的论文动辄十几页。她有次熬夜写作业,第二天还得早起练网球,累得直想哭。同学里有人偷偷吃抗抑郁药,她看着都心惊。这样的日子,哪有外面人想的那么光鲜?
体育课对中国孩子尤其不友好。魏祯在国内跑步、跳远样样拿手,可美国学校要求每个季节选一项运动,排球、篮球她从没摸过。训练强度大,比赛还得看团队配合。她试着打篮球,最后放弃了,网球也只能在二队混。妈妈花钱请教练帮她补课,可效果还是不理想。魏祯说,每次比赛失利,她都得自己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下次会更好。
标准化考试是另一座大山。托福、SSAT,考一次不够就考两次、三次。魏祯的朋友为了托福110分,考了八次,报名费花了上万块。小学生都开始考托福,五年级拿90分的比比皆是。魏祯为了SSAT,寒假没回家,天天泡在培训班。她的成绩最后冲到99%,可那段时间,她连笑的力气都没有。妈妈看着心疼,可也没办法,只能陪着她熬。
留学生活,远没有照片里那么美。魏祯说,她每天忙得像打仗,吃饭都是“维持生命”的水平,煮个面条就算大餐。学校宿舍小,东西堆得满满当当,她得自己洗衣服、打扫卫生。想家的时候,她就翻国内的照片,一个人偷偷抹眼泪。社交媒体上,留学生们常说“留学是场孤岛求生”,这话一点不假。语言不通、文化不同,魏祯刚去时,连点餐都不会,尴尬得想钻地缝。
尽管路这么难,魏祯和妈妈还在坚持。她们相信,这条路走下去,总会有回报。魏祯学会了独立,学会了面对挫折。妈妈也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变成了女儿最坚强的后盾。她们说,留学不只是为了名校的文凭,更是为了让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魏祯现在会笑着说:“累是累,但我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