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为赢中考?对高考而言可能毫无意义!

鸡娃和努力的区别:鸡娃不等同于努力,鸡娃只是利用外力,以更多时间的课外培训做题模型训练,提升应试能力,核心只是为了分数,而不是思维,甚至为了提分分数而主动放弃自主思维。

努力是学生本身具有的自驱力,聪明的孩子努力学习,是体验学习的乐趣。思维能力一般孩子的努力,是勤能补拙,其学习的核心是基于知识点学习下,自主思维能力提升,从而形成逻辑思维链。

鸡娃短期效果极为明显,直接跳过思维这个过程,会显得非常“高效”,不需要去费力讲解为什么,而是只需要强化怎么做,对于培训班的老师和学生本身,都具有更低的要求,却又能出现立竿见影所谓成绩的提升。

但这种学习模式,只能小学有效,初中有效,而高中无效,小学和初中是义务教育,首先是让学生尽可能学的懂,让学生减负,使得其学习难度和强度都不会太大,这就使得去思维化的刷题练习,可以在分数上有所体现。

而进入高中以后的学习模式,不是让学生都学的懂,而是要提升自主思维能力在学习中的作用,将学生真实水平以更细致的区分,依靠培训鸡娃的孩子,小学初中鸡娃力度有多大,高中阶段下降的复读就有多大。

家长鸡娃的目的,首先是超过更聪明的孩子,升入重点高中,其次才是重点高中的后劲,大多数鸡娃如果按照正常实力,比不过那些更聪明的孩子,用外力形式超越的同时,使得他们坚定的认为,不补课就是升不上重点高中,不会承认依靠自主思维能力的真学霸存在。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