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今年高三,学业压得她像背了座大山。每天刷题、背书、考试,生活被高考挤得没一点空隙。可她有个小爱好,喜欢收集五颜六色的珠子、亮晶晶的小饰品。这些东西不值钱,但在她眼里,比金子还珍贵。每次压力大到不行,她就打开珠宝盒,摆弄那些小玩意儿,心情能平静下来。这盒子,成了她躲避风暴的小角落。
妈妈却看不下去。眼看高考只剩几个月,女儿不抓紧时间复习,却整天摆弄这些“破烂”。她觉得,女儿这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有一天,妈妈喊女孩吃饭,女孩没理她,专心整理她的珠宝。妈妈火气一下子上来了,冲进房间质问她:“你就知道玩这些没用的东西,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女孩也不甘示弱,顶了几句。争吵越来越凶,最后女孩一气之下,把心爱的珠宝盒摔在地上,珠子散落一地,像是她碎掉的心。
妈妈愣住了。她没想到女儿反应这么大。看着满地的珠子,她突然觉得心疼,可更多的还是生气。她觉得,女儿这么不听话,简直没救了。她跑到网上发帖,哭诉:“我的孩子已经烂掉了。”这话听起来刺耳,可哪个当妈的不是急得没办法?她只是想让女儿考个好大学,过上好日子。
数据能说明点问题。中国心理学会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高三学生有中度以上的焦虑情绪,30%有轻度抑郁倾向。这些孩子,表面看着正常,可心里早就绷紧了弦。女孩摔珠宝盒,不是她“烂掉”,而是她憋了太久,终于爆发了。她想告诉妈妈:“我不是机器,我也需要喘口气。”
家长也有苦衷。高考在中国,不只是一场考试,更像是一场决定未来的赛跑。考得好,可能去好大学,找好工作;考不好,未来就多几分坎坷。妈妈的焦虑,来自对女儿的爱,也来自社会对高考的放大。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350万,竞争比以往更激烈。妈妈怕女儿掉队,怕她输在起跑线上。
高三的压力,像个无形的巨人,压在每个家庭身上。有的孩子靠打游戏解压,有的靠看小说,还有的,像这个女孩,靠摆弄小物件。这些小爱好,看起来不起眼,却可能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家长看不懂这些,未必是坏事,但如果一味否定,孩子可能会更孤单。
家庭,应该是个温暖的地方,可高考的压力,常常让它变成战场。妈妈和女孩,都不是坏人,只是被压力推着走,忘了停下来抱抱对方。如果妈妈能试着走进女儿的珠宝盒,看看她藏在里面的小心思;如果女孩能跟妈妈说说自己的压力,母女俩也许能一起面对高考这只“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