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年级孩子,看一个孩子是否考出满分,或者是否有着拓展性知识的掌握,已经无法判断其是否聪明,毕竟现在的孩子灌水打造学霸神童的假象太多,且年龄越小,这种状况也越明显。
所谓的早教培优对应的培优与思维拓展,大多数只是灌输式的训练一些解题技巧,依靠记忆与反复训练获得这孩子很聪明,或者很有灵气的表象,再加上大多数家长本身并不具备很强的思维能力,认知不到思维能力本质,很容易被一些培训就能提升智商的课程打动,高估其训练获得的表现背后真实能力。
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亲戚朋友孩子幼儿园和小学时,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会强调自己的孩子有多么聪明,或者说出孩子的一些表现,等待别人来夸奖这孩子真聪明。
如果一个孩子反复被灌输去背诵很多诗句,很多单词,这个孩子不一定聪明,衡量记忆力是在不刻意训练情况下,显现出更强的记忆力。比如说过的话语,能够记得住,看过的知识点,能够形成记忆。
阅读一篇书籍,能够完成的陈述并还原场景,能够将抽象的大量信息,整理串联成思维链。具有很严谨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单纯的话多。
而很多人对于聪明孩子的认知,存在较为明显的误差!
单纯将话多,反应快,故意显摆的孩子当作聪明。
将孩子看了很多无用的信息,知道一些无用信息当作聪明。
将缺乏自控力,沉迷游戏会玩电子产品当做聪明。
将喜欢讨小便宜,取法大局观的孩子当作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