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连日报
保护区将“自然课堂”引入校园
听,教室里的鸟鸣声……
①
②
③
〚文·图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杜杨楠〛
①③蛇岛工作人员在学校开展科普活动。
②同学们仔细观察动物标本。
2025年“爱鸟周”期间,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创新性地将“自然课堂”引入校园,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探索生态保护教育的新模式。课堂上生动有趣的互动体验不仅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自然魅力,更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环保理念,展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实践路径,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守护地球家园的行列中来。
校地合作 撒播爱护野生动物的种子
“大家仔细听,这是什么鸟的叫声?”在开发区红星海学校小学部的礼堂内,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向现场学生提问,台下学生踊跃举手回答,还相互探讨学发音,区别不同鸟类的叫声。
近日,城山头保护区科普团队结合“爱鸟周”和“世界地球日”,先后走进金港学校、东居小学和红星海学校小学部开展“爱我家乡 守护自然”主题宣教活动。课堂上,工作人员通过高清影像、鸟类鸣声模拟、地质剖面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了保护区内独特的滨海喀斯特地貌景观和珍稀鸟类资源。课下,工作人员还向学生们分发了精美的保护区宣传册及主题文化衫,通过多种形式延伸课堂知识,全面普及生态保护理念。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分享了自己参与鸟类保护、践行环保理念的亲身经历。大家纷纷表示,要将保护自然的理念传递给家人朋友,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本次活动实现了保护区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深度对接。东居小学正式将城山头保护区列为校外实践基地,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受聘担任该校“科学校长”,未来将定期带领学生开展野外观察、生态监测等实践活动。“这种合作打破了课堂边界,让保护区的科研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保护区工作人员表示。
“连点成面”系统学习 让种子生根发芽
4月末的春日暖阳里,大连市西岗区红岩小学的校园沸腾了。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科普团队带着神秘的“自然礼物”走进校园,一场关于蛇与鸟类的奇妙探索之旅在此展开。黑眉蝮蛇标本、鸟类图鉴、科普讲座……鲜活的素材和活动点燃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也拉开了该校“连点成面”系统性科普教育的序幕。
“蛇岛的面积仅有73公顷,主峰海拔215米,因岛上生存着近2万条单一种类的蛇而享誉世界。”“你们知道怎么区分毒蛇和无毒蛇吗?大家看这张照片,这是我的手被蛇咬伤后的样子……当你们正面遇到蛇,一定不要惊慌,如果在草丛里看到蛇,先跺一脚,蛇通常会跑掉,如果不跑,再用棍子拨一下,但别使劲打。”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小平用亲身经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孩子们徜徉蛇与鸟的自然天堂,探索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你们看的这本《蛇岛的秘密》,由于出版时间较早,书中当时将岛上的蛇称为黑眉蝮蛇。后来科学家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并与其他蛇类进行对比,于1979年将蛇岛上的蝮蛇定为一个独立的物种——‘蛇岛蝮’。”王小平认真地向学生们介绍道,保护区建立以来,工作人员进行了5次蛇岛蝮种群数量调查,从保护区刚建立时的9000多条,到目前的将近2万条,种群数量的变化反映了保护区的保护成果。
当王小平结束分享和现场答疑后,学生们蜂拥而至将其围住,兴致勃勃地交流互动,想要继续了解蛇岛上蛇和鸟的生存秘密,甚至还有学生拿着纸笔要签名,王小平俨然成为了学生们心中的“大明星”。红岩小学学生潘奕铭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天的活动实在太有意思了,我看到了书中提到的黑眉蝮蛇的标本,听老师讲它们的习性,既紧张又好奇,感觉打开了大自然的新大门,收获满满!”
这场科普活动并非孤立节点,而是红岩小学“连点成面”学习体系的鲜活一环。长廊墙上,数十张《蛇岛的秘密》阅读卡和思维导图色彩斑斓,记录着学生们前期的阅读思考;网络平台上,家长们上传的亲子共读视频、音频心得构建起家校联动的“云课堂”;语文教师邓越更以《蛇岛的秘密》一书为例,在“揭榜挂帅名师小微课堂”上教授学生阅读提问技巧,将科学知识与语文素养无缝衔接,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的读写世界。“我们希望通过跨学科融合,让知识像种子一样在孩子心里生根。”该校校长李雪梅介绍道。
“科普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敬畏自然的科学精神。”保护区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科普、标本进校园等活动,让更多孩子成为生态保护的“小火种”。从一本书、一堂课到一套学习体系,红岩小学正以蛇岛为原点,编织一张融合科学、语文、美育的立体网络。正如那片73公顷的岛屿孕育着生命奇迹,这场科普活动也在少年心中播下探索与思考的种子,静待破土而生。
背景资料
“爱鸟周”起源于1981年,最初是为保护迁徙于中日两国间的候鸟而设立,为此两国签订了关于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1992年,国务院批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明确将“爱鸟周”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爱鸟周”中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和保护鸟类活动。辽宁省将每年4月22日—28日定为“爱鸟周”。2025年“爱鸟周”活动主题为“清除鸟网 密织法网 让鸟儿自由飞翔”。
2024年7月,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加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标志着其生态价值获得国际认可。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滨海岩溶地貌和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