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梅州日报
2025年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区域中小学名校(园)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培训项目举行开班仪式
理论与实践融合 推动教学改革
●本报记者 廖玉芳 通讯员 笑仪 巧琳 静怡 4月25日,2025年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全员轮训——梅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研修培训项目开班仪式在梅州市教育局举行。嘉应学院省级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学学院相关专家,以及项目组成员和来自全市七个区县的54位工作室主持人出席了此次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杨幼平着重强调了闭环教研机制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鼓励工作室主持人积极成为品牌建设的开拓者。他提出,主持人应结合校本实际,探索特色发展路径,例如将客家文化融入教学,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此外,杨幼平还指出培训成果应实现三个转化,即向管理效能转化、向实践创新转化以及向区域辐射转化。他表示,市教育局将建立动态建设机制,对成果突出的工作室给予大力支持。 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张登山副教授对培训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据介绍,此次培训旨在提升工作室主持人的建设能力,分两个阶段进行,共有 54 位主持人参与。课程设置涵盖拓展视野、启迪思考、体验实践三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依据广东省相关管理办法和教育实际需求制定,包含专家专题讲座、工作室案例研讨等多种方式。培训考核采取过程与成果、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考评办法,全面涵盖主持人学习态度、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多方面内容。 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范远波指出,工作室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能够有效打破职业倦怠。在新时代背景下,工作室应围绕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打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生态,提升教师素质与专业能力,培养创新型教师。他期望学员在培训和工作室活动中收获成长,提升职业幸福感。 据悉,教育科学学院特别组织了一支由资深教育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该团队致力于通过本次培训项目,进一步提升梅州市、县(区)教师发展工作管理与研训团队的教研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推动梅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