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是分子差生是分母,私立学校掐尖分子吸引分母!

即使学习成绩一般,甚至稍差孩子的家长,判断一个学校的标准,往往是这个学校优生考的如何,而不是他们的中等生考的如何,更不会是差生有所提升,因为家长潜意识将最好的学生代替整体水平。

但在不分层教学的模式下,很难做到让一个班级孩子获得整体提升,必然会偏向于某一个层次的学生。

公办和私立学校办学理念不同,所重点针对的学生层次也有所不同,公办学校是按照学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尽可能让大多数孩子多学习知识,是排在第一位的,对于优生而言,教学进度和强度就会明显不足。

公办学校如果教学难度较大,确实可以契合优生的成绩提升需求,但大量的中下等思维能力的孩子就会学不懂,往往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让思维能力不足的孩子家长满意,成为制约其优生竞争力关键。

而私立学校教学强度和难度大,优生固然可以提升,但跟不上的孩子,就是跟不上。但这些跟不上的孩子,并不会影响其招生,因为大家都选择性的认为自己孩子,不会是跟不上的那类,而是成绩优势能得到最大化体现的学生。

小学区分度和难度过低,使得学生真实差距的降低,是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充满信心。

私立学校优秀的学生是分子,而大量的普通学生才是分母,分子的优秀只能吸引分母,但却不能将分母转换为分子,即使分母会认为自己是分子。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