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聪明娃,上学被人欺负当傻子,无人理会,只因妈妈说的这个话

拓荒号:拓荒牛 (开说)

孩子在学校时,你最害怕什么?

有人怕孩子被欺负,有人怕孩子惹事,有人怕孩子学坏……

而小唐妈妈最害怕接到学校的电话。

每次老师找她,不是儿子黏上哪个同学惹了麻烦,就是被别的同学嫌弃起了冲突;不是他上课发呆不听讲,就是不写作业拖班级后腿。

她告诉老师:“对于小唐的毛病,我们教过、骂过,甚至打过,什么办法都用了,可是他就是不改,现在我们都不想管他了。我跟他爸生了二胎,也不再指望他。”

到后来,小唐妈妈被电话扰得不胜其烦,直接冲老师说:“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别找我了!”

久而久之,老师和同学家长都知道,小唐的事找他父母没有用,所以在学校里大家对小唐都是避而远之,老师也很无奈,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天,小唐妈妈突然接到了老师的电话,让她无论如何都要去学校一趟,不然小唐就很难在学校待下去了。

“不懂味”的新老师

这个电话是新来的王老师打的,他是小唐班级新任班主任。

王老师第一天上课就发现了小唐的特殊: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其他同学都远远地避着他,上课总是低着头,不看老师也不看黑板;

身上的校服污渍斑斑,头发乱蓬蓬的,走到他身边一股浓烈的酸臭味扑鼻而来,应该是长时间没有洗澡,没有换过衣服了。

下课后,王老师特意上去跟他打招呼,他没有回话,只是抬了下头怯生生地看了老师一眼,然后就躲开了。

这引起了王老师的兴趣,于是他找到熟悉班级情况的老师了解到:小唐的爸爸妈妈在生二胎之前,一直在外面打工,很少管他,小唐主要是爷爷奶奶带着,但爷爷脾气好像不太好,经常打骂他。

不知什么原因,他不爱说话,不爱洗澡,不爱换衣服,身上常年一股怪味,同学们都躲他远远的,谁也不跟他玩,都嘲笑他是个傻子。

原来的班主任李老师还提到了一个细节:上学期,班里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她来的第一天就给班里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份礼物,自然也给了小唐。

从那天起,小唐就一直粘着这位同学,她走到哪小唐就跟到哪,赶也赶不走。结果这位同学也被大家取笑、疏远。

于是她在家里闹着不肯来上学,她妈妈找到学校,要找小唐父母说一说,可电话打过去,小唐家里竟然没有一个人出面沟通,气得这位同学妈妈只好冲小唐发了一通火。

王老师一边了解情况,一边观察小唐。

他发现,虽然小唐整天低着头,但是他目光并不呆滞,有时会偷偷地瞄一眼老师,当老师讲到有趣的地方时,他还会在课本上记个笔记,看到同学们玩有趣的游戏的时候,他会慢慢地靠过去看上一眼,这说明他智商情商都没有问题,肯定不傻。

王老师想与家长深入沟通,但同事们纷纷劝阻,说小唐家人已经放弃小唐了,劝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到最后好心没好报,反惹一身“骚”。

王老师听着这些话,陷入了沉思,心里却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未抚慰的伤痕,困住了稚嫩的心灵

王老师把小唐妈妈“诓”到了学校,与她沟通,他要把小唐带回自己家,以他十几年的从教经验判断,小唐不傻也不呆,可能是有什么心结没有打开。

他想通过与小唐一起生活,建立信任,然后了解并打开他的心结。小唐妈妈对王老师的想法不屑一顾:“老师,你可能还不太了解,他就是个不会听话的人,我什么方法都试过了。”

王老师发现,小唐妈妈衣着整洁干净,并不是邋遢人,为什么小唐却像个流浪儿呢? 原来是小唐自己不肯洗澡,因为这个事,他和爸爸、妈妈、爷爷经常发生冲突,但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他就是不洗澡、不换衣服。

慢慢地,他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说话,跟家人越来越疏离。在妈妈生了二胎之后,家人把心事都放在了弟弟身上,更加懒得管他了。

最后,王老师还是坚持把小唐带回了家。他经常让小唐跟女儿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当说到家人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细节:小唐总是首先说“奶奶”,他在游戏里演绎的事情,都是奶奶带他一起做过的事。

王老师抓住机会,和小唐聊起了奶奶,小唐渐渐活跃起来,说话也不结巴了,而且愿意主动和老师讲他们的故事。

王老师敏锐地感觉到,奶奶就是小唐的心结。

他立即联系了小唐妈妈,从她那里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上学之前,小唐聪明伶俐,也很听话,亲朋好友见了都很喜欢。但他7岁时,奶奶突然去世,从那以后他变得不爱洗澡、不爱换衣服、不爱说话,人也越来越木讷,不再听话。

奶奶是突发脑溢血去世的,当时只有小唐在,除了他,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小唐在王老师家过得很开心。有一天,王老师故意让女儿扮演奶奶给孙子洗澡、穿衣的游戏,两个孩子玩得很投入,他适时地引导小唐:“奶奶会给你洗澡、换衣服吗?”

谁知,小唐听到这话,忽然就哭了。

在王老师的安慰下,小唐终于说出了埋藏在心里的真相。原来那天奶奶帮小唐洗完澡后,给他穿衣服,穿到一半的时候,奶奶突然倒地,送到医院后没有抢救过来。小唐听到大人们议论,说奶奶是因为太累了引发脑溢血。

“如果不是我缠着奶奶帮我洗澡、给我换干净衣服,奶奶就不会累死了。”原来,小唐以为奶奶的死是因为给他洗澡换衣服造成的,他把奶奶的死归咎于自己了。

这个心结不但没人发现没人疏导,反而被外界的不理解越扯越紧,如果不是王老师发现得及时,也许将会成为死结,永远困住小唐的心灵。

解铃还须系铃人

小唐问题的症结终于水落石出了,但怎样才能帮他解开心结呢?

王老师觉得解铃还须系铃人:一方面,他让同学、女儿等人经常分享自己和奶奶的故事给小唐听,以此引导小唐说出他和奶奶的点滴,帮他疏导郁结于心的悲伤;

另一方面,他请小唐家人多理解小唐,像奶奶那样待他、疼他,让他感觉到奶奶虽然不在了,但是对他的爱一直都在。

不久后,小唐妈妈给王老师打来了电话,兴奋地告诉他:“小唐不再抗拒洗澡、换衣服了!”渐渐地,他看到小唐精神焕然一新,在课堂上表现得越来越积极。

最让他欣慰的是,除了女儿,小唐在学校交到朋友了。看到这些,王老师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给了他巨大的力量,激励着他十几年如一日,诲人不倦。

孩子的心灵是最脆弱的,也最容易被父母忽视。父母们斟酌再三地同领导说话,小心翼翼地与同事说话,将心比心地和朋友说话,但是对待孩子时,总是直来直去,总认为他们应该听父母的,其实他们比任何人都需要父母的倾听。

每个人在关键时刻,都需要贵人拉一把,甚好小唐遇到了一个好老师。

校对 庄武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