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对‘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等多个成语典故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没想到这些历史经典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家乡。”春日里,固镇县垓下景区研学游再度升温,濠城中学七年级学生邢怡然和他的同学们一起在轻松愉快的研学课堂里学习历史,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年初建成开放的垓下楚汉文化3D体验馆,通过3D艺术画、全息投影和沉浸式场景体验等科技手段,动态还原了楚汉时期的风土人情与战争场景。当“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等历史场景以数字化形式从课本跃入现实,垓下的文化血脉以科技为媒,悄然浸润学生们心田。
“走进3D体验馆,沉浸式开展历史研学,能够让学生们将平面的课本知识与立体的世界相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固镇县濠城中学教师严飞说。
“垓下楚汉文化3D体验馆以‘楚汉神韵、未央奇境’为主题,艺术化再现了楚汉文化,今年初体验馆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接待研学游100多批,5000多人次。”垓下遗址管理中心副主任张静静介绍。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修复了一个陶罐,这是我第一次体验文物修复,既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又能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濠城镇中心小学学生张晨亦在文物修复研学中玩得非常开心。
体验文物修复是固镇县垓下景区文化研学游最吸引孩子们的内容。在研学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去除陶罐破损断面的杂质灰尘、如何将一块块陶片拼接粘连起来,并在研学中了解了所修复器物的名称、用途和历史。
“除了文物修复、历史研学体验,我们今年还新推出了中医药研学课程,学生可以在景区内的中医药科普馆里认识中药、识别中药,还可以在景区的田地里面寻找中药。此外,景区还有剪纸、漆扇、布老虎等非遗项目体验课程,以及经典诗词、书画等国学小课堂,让青少年学生在研学旅途中增长更多知识,增强文化自信。”张静静说。
近年来,固镇县垓下景区围绕打造省级研学基地目标,立足垓下资源禀赋,整合特色优势资源,完善研学服务体系,着力推进文物保护、场馆建设、文化挖掘,奏响研学事业“铸魂育人”的时代主旋律。结合本地大汶口文化、楚汉文化等特色文化,景区串联8个场馆、3个公园、2个基地,精心推出了“史前文明探源”“楚汉军事推演”“民俗文化展示”等10大研学主题、4条精品研学线路,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全龄段的研学体系,通过“教育+体验+消费”,全力打造历史文化研学游“行走的课堂”。2024年“游汉兴之地、感垓下风云”“忆垓下战役之魂、立国防强军之志”分别获安徽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今年初“赓续文脉——非遗与垓下古城相映生辉”被推介为“皖美冬日·研学安徽”精品线路,固镇县入选全省研学旅游基地试点县。“研”途皆风景,“研学游”正成为“新动力”,不断推动垓下旅游转型升级。(凌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