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18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任建新)2024年9月至2025年4月,深圳市福田区实施“幼儿园融合教育质量提升项目”,以“从物理融合到化学反应”为核心理念,通过系统性支持构建学前融合教育新生态。该项目覆盖全区55所幼儿园,惠及155名随班就读儿童及数千名教育工作者、家长,为特殊儿童平等融入校园生活提供创新样本。
项目初期,福田区联合高校专家团队开展全域调研,回收问卷16130份,揭示融合师资力量薄弱、资源匹配不足等核心问题。基于此,福田区确立了“专业赋能、资源支持、家园共育、园际交流”四大实施路径,构建了从评估到干预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在专业支撑方面,项目组建跨学科专家团队,为155名儿童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累计提供2157课时一对一干预。同步开展9场教师专项培训,覆盖超2000人次,内容涵盖融合教育策略、情景化教学方法等,助力教师突破传统教育思维。
家庭端同步发力,5场家长讲座吸引近3000人次参与,推动形成“家园共育”协作机制。同时汇编《幼儿园融合教育教师指导手册》《幼儿园融合教育家长指导手册》及《幼儿园融合教育案例集》,为教育实践提供标准化工具包。
项目成效在5岁自闭症儿童明明(化名)身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评估发现其对社会角色扮演游戏存在兴趣后,康复训练教师便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仿真超市”情景互动,引导同伴参与购物模拟,并通过正向激励逐步激发其社交意愿。历经系统干预,明明从独自玩耍到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展现出融合教育的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