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技术引领高校外语教学范式全维度升级

本文转自:中国改革报

□ 林 铁

数字技术的智能化推进正在重塑各行业图景,教育领域由数字化开始朝着数智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迎来一系列创新发展机遇,包括教学方针设计、教学具体过程和教学资源建设等都可在数智技术的支持下得到全方位变革,从而构筑外语教学新范式。

数智驱动构建精准化外语教学框架

高校外语知识体系存在明显的难度跃升,语言深度、应用场景和文化认知等都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可知的是,大学生外语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如东部重点中学毕业生与西部县域中学毕业生外语学习基础便存在着差异;不同学生学习动力、专业需求也有所不同。以上问题对高校外语教学提出了个性化培养的诉求,借助数智化技术,高校外语教学工作可有效回应该诉求。高校可基于智慧化数据工具采集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数据,并构建学习者数字画像。例如,校方可通过数据平台采集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外语课资源点击次数、单次学习时长与频率、作业完成度等各类数据,利用聚类算法对学生进行数据画像,如某位学生连续3次没有提交作业或作业完成不达标则可能会被标记成为“动机缺失型”学习群体,系统会提醒教师对这类群体加大关注,教师则可通过交流引导增强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同理,当阶段性考试后,数据平台可根据学生成绩对学生在不同题型或知识点上的得分情况进行智能分析,判断该班级主要群体在外语学习中的显著不足,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实施教学提升工作。

借助学生数字画像,教师可为其提供针对性教学资源,如对于学习路径呈现出高效性的“自主学习型”学生,教师可为其提供关于外语演讲、专业期刊论文等进阶性的外语学习资源;学习路径呈现出低效性的“认知负荷型”学生,教师则可为其提供更多基础性的外语学习资源,帮助其打牢基础。

将数智技术深度嵌入外语课堂教学全过程

高校依托现代教育工具可将数智技术应用于外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各类教学辅助平台带有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语音识别、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简称XR)等功能,有助于打造更具互动性的课堂场景。基于外语学科的语言交互性,高校可配置智能语音系统,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英语语音课上配置了“AI语音实训平台”,学生在跟读英语文本时平台会自动分析学生的发音表现并生成可视化报告,教师则可基于报告锚定语音教学重难点针对性展开语音训练。

围绕外语学科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需求,高校可基于XR技术打造仿真的外语交际场景,引导学生在虚拟场景中展开跨文化交流。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建设的“VR外交谈判实训室”,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与AI虚拟角色相融合打造出虚拟的外交场景,学生在佩戴VR设备后可直接与AI角色展开互动,实时学习发表意见、商务谈判等交际技巧;在虚拟交际活动完成后,系统还会生成学生的互动报告并给出改进建议。

在外语写作教学方面,高校可利用数智技术实现精准干预。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开发的“智能写作评阅系统”,基于庞大语料库与机器学习技术自动评阅学生的英语作文并识别出文中的语法问题、逻辑问题等,然后根据具体问题为学生提供改写建议,在减轻教师压力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内容,增强教学工作实效性。

依托数智技术建设多模态外语教学资源

外语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持续建设,尤其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推进的背景下,学生所面临和接触的文化圈层越来越多,语言交融现象越来越显著,这就要求高校依托数智技术建设外语教学资源生态,以供给外语教学工作。

高校可基于数字网络并围绕开源和自建两种模式构建动态的外语语料库。在开源语料库建设方面,高校可利用“网络爬虫”工具多维整合散布在网络上的各类语料,如整合TED演讲资源以建立演讲专区,将外语演讲内容按标签分类并标注话题热度、语言等级等信息,为学生提供便利;建立社交媒体实时话题语料专区,收集高参与度、高浏览量的话题文章,为学生提供贴合当下语言交互环境的语料。自建语料库应更加倾向于专业性内容,如高校可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采集跨境贸易交流中的真实语料,包括商务谈判时的非涉密录音材料、已生效外贸合同材料、跨境物流商单凭证材料等,帮助学生接触真实的跨境贸易场景。

高校还可基于数字平台建立外语学习资源共享社区,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和经验交流的场所,同时定期发布多语种影视、学术会议记录等拓展性数字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进步。线上社区也可定期展开外语主题活动,如即时翻译竞赛、英语演讲竞赛、主题作文竞赛等,促进外语学习氛围的形成,并与外语课堂教学形成衔接。

数字技术深度赋能下,高校外语教学工作生态正在加速重构并朝着精准教育、智能教育方向发展。但高校应明确,数智时代下的外语教学范式改革绝不是追求技术应用至上,而是应持续探究数智技术与教学工作规律的深度融合,技术应用始终是辅助教学工作的工具,不能代替教师角色。这就要求高校外语教师在增强数智技术应用水平的同时,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做好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并通过自我建设增强教学实效性。相信未来随着数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外语教育教学工作的边界将进一步得到拓展,高校则需顺应趋势并准确把握数智技术应用机遇,培养高水平的全球化人才。

(作者系沈阳工程学院红河国际学院讲师)


(教育责编: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