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咸宁日报
在教育的广袤海洋中,咸宁市实验小学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屹立六十载,不仅照亮了无数学生前行的道路,也为我们教师搭建了成长的金色桥梁。每一年,学校精心构建的赛课平台,都如同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成为教师们破茧成蝶、绽放光芒的契机。
2024年10月,当赛课通知如一片轻盈却又沉甸甸的羽毛飘落我手心时,恐惧瞬间如潮水般将我淹没。初出茅庐的我,望着那薄薄的通知,满心都是自我怀疑:我真的可以吗?我能达到赛课的高要求吗?从选题的那一刻起,迷茫就紧紧相随,每一个教学设想在脑海中都像飘忽的影子,难以捉摸、难以成型。
幸运的是,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实小那群可爱的人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进了我灰暗的世界。语文组长陈涵持,在选题《慈母情深》时,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领航员,陪我深入剖析课文的每一处脉络。她不辞辛劳地查找资料,与我热烈讨论,让我第一次深刻领悟到,一堂优质课的选题,是奠定整堂课成功的基石,它必须精准地契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知。
修改教学设计的过程,更是一场充满挑战的跋涉。资深教师赵存会成了我最坚实的依靠。她逐字逐句地帮我模拟课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她总能以独特的视角,引导我去思考学生的思维路径。有时,我在复杂的教学设计中迷失方向,脑子一片混沌,可赵老师总是和颜悦色,一遍又一遍耐心地为我答疑解惑,直到我豁然开朗。她的每一次指导,都像是在我心中种下一颗智慧的种子,让我渐渐懂得了“备学生”的真谛。
行政组长王水兵则是为我的教学设计寻找亮点的“寻宝人”。还记得那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时钟的指针已悄然指向十二点,万籁俱寂,可王老师还在屏幕那头,为我精心雕琢教学设计中的每一个问题。她的话语坚定而有力:“每一问都要有实际作用,每一问都有目的,每一问都要内容明确。”这些话,如同黄钟大吕,在我心中久久回荡,让我对教学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正式登上赛课大舞台之前,我邀请了许多前辈来听我的试讲。他们没有丝毫推脱,反而以最真诚的态度,毫无保留地为我提出宝贵建议。那些建议,有的尖锐直接,有的委婉含蓄,但无一不饱含着对我的关心与期望,让我在一次次的试讲中不断蜕变。
竞赛当天,面对随机抽班上课的挑战,18班教师黄仙主动包揽了学生的动员工作,为我减轻了巨大的负担。课堂上,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朝气与热情的脸庞,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力量。而同事们平日里的鼓励与肯定,更像是神奇的魔法,让原本不自信的我,能够镇定自若地站在赛课的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
这场赛课,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蜕变。我深切地领悟到了学校以教促学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同事间互帮互助的真挚情谊。这种温暖与力量,将永远激励着我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去追寻教育的真谛,去传递人文的真善美 ,去书写属于自己和实小的教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