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博士马中骐逝世,学位证书由钱三强签发,杨振宁这样评价其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微信公号消息,马中骐研究员于2024年5月28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5岁。马中骐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并获王淦昌物理奖等多个奖项。

“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去年11月曾刊文《“新中国第一号”博士》介绍了马中骐的人生故事。文章介绍,马中骐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核物理学家、时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学部委员钱三强签发了他的博士学位证书,证书编号是“10001”,新中国第一号。现在,这份学位证书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那天,总共有18人被授予博士学位。他们当中,有6人来自中国科学院,6人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人来自复旦大学,还有两人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

“第一批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年龄偏大,一般在四十岁左右。”现场的发言中,马中骐提到了年龄。当时,马中骐43岁。从他第一次读研,到拿到博士学位,用了16年。

1956年,16岁的马中骐进入兰州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4年,国家动员在职干部考研究生,马中骐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师从理论物理学家胡宁。1967年,马中骐回到兰州大学。

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研究生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38岁的马中骐再次考取胡宁的研究生,进入高能所。

“憋了十年不能搞科研,急得很。”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马中骐说。由于此前已有学术积累,这回,他在高能所成为了同学们的“大师兄”。

1980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建立。条例从1981年起实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成为首批试点单位,开始培养博士。

马中骐回忆,这年8月,组织上同他谈话,决定在研究生里挑一批底子好的,直接当博士生。他被选为“试点”,要求“抓紧写篇高水平博士论文出来”。

4个月时间,马中骐就完成了毕业论文写作。1982年2月6日,马中骐在高能所的一间教室里作了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阵容豪华,由7位物理学界的顶级专家组成:主席是“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还有胡宁、朱洪元、戴元本、谷超豪4位学部委员。

毕业后,马中骐留在高能所工作,始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重点在群论方法及其物理应用,一直到2005年退休。

2004年在清华大学杨振宁先生家讨论理论物理问题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评价马中骐的研究成果是“能留得下来的工作”。“像杨先生那样,留个山头下来当然了不起。”马中骐说他的工作像“小砖头”,“大水来的时候,泥沙都被冲走了,但‘小砖头’能留下来”。

5月2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微信公号刊发了马中骐在《现代物理知识》2023年增刊上发表的文章《回忆在高能所的难忘岁月》。在文中,马中骐回忆了他和杨振宁的交往:

“ 1984年9月24日星期一,我在石溪分校第一天上班,到杨先生的办公室里拜见杨先生,心情很激动和紧张。按惯例我向杨先生汇报我的访问计划,想继续我的博士论文,做磁单极理论方向的研究,同时也想深入研究量子力学基本问题之一的Levinson 定理。这是因为我知道杨先生曾鼓励中国物理学家研究Levinson定理。杨先生听后教导我说:‘磁单极理论当然可以做,但只是跟着别人后面做做而已。但Levinson 定理就不一样了。Levinson定理是基本的问题。什么是重要的问题?基本的问题就是重要的问题。’这句话成了我一生的座右铭。在可能的条件下,我将尽力去找基本的物理问题进行研究。 ”

“ 9月28日杨先生来到我的办公室关心我的研究进展。我如实说出我的困难。杨先生让我跟着去他的办公室。办公室有一面墙摆放一个大柜子,上有一排排的抽屉,逐年存放着杨先生每年的研究文章和计算稿。他抽出与那本小册子有关的计算稿,交给我复印后学习。一共133页。当时我就被深度震撼。物理学大师为写一篇短短5页纸的小文章,需要有133页草稿来支撑。 ”

“ 以八十七岁的高龄,杨先生在三年时间内发表了七篇学术论文。我很幸运有机会在杨先生的直接指导下,与杨先生合作署名完成了其中的五篇文章。 ”

……

来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微信公号、南方周末、《现代物理知识》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