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网上又流行了一个新梗——冷不丁梆梆就两拳。
你在生活中说过“冷不丁”吗?“冷不丁”在如今是表达“突然”的意思,比如“冷不丁打了他一下”“怎么冷不丁提起这个?”等。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非得是“冷不丁”,不能是“热不丁”“温不丁”“凉不丁”呢……突然和“冷”“不”“丁”这三个字明明好像都没啥关系,但是为什么就默认成了固定的表达呢?一起来看一看~

“冷不丁”的祖先叫“冷丁丁”
其实“冷不丁”是一种很“年轻”的用法,是晚清、民国时期出现的,它的祖先叫“冷丁丁”(现代的东北话中仍然有这个词)。
“冷丁丁”一词在元朝就有了。元曲《水仙子》中写道:“朔风掀倒楚王宫,冻雨埋藏神女峰,雪雹打碎桃源洞。冷丁丁总是空,簌湘帘翠霭重重。写幽恨题残春扇,敲郁闷听绝暮钟,数归期曲损春葱。”这段描写可谓寒气逼人,其中的“冷丁丁”正是“很冷”的意思。
“冷丁丁”中的“丁丁”大概是一个让“冷”听上去更生动的后缀,最初有可能是从“冷”叠韵变出来的。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冷”和“丁”的韵母不一样,但在古时候“冷”与“岭”同音,至唐前期才逐渐分开;到元明时期,又有资料显示“冷丁丁”的“丁”读为“争”(见明朝人臧懋循所编《元曲选·救孝子》的“音释”)。而哪怕只从今音看,“ing”与“eng”也相隔不远。
“冷丁丁”的这个后缀“丁丁”就好像“干巴巴”中的“巴巴”,“脏兮兮”中的“兮兮”,或者“满登登”中的“登登”,单纯表示生动化,并不指代什么具体意思。这种“ABB”型的形容词生动化形式其实自上古时期就有,在元朝变得更加繁盛。
这些后缀虽不承载具体意思,但常常沾染了一些感情倾向。比如“丁丁”就是一个消极后缀。文献中除了“冷丁丁”,也有“孤丁丁”,甚至还有“死丁丁”。明朝杂剧《王摩诘拍碎郁轮袍》里有一句词:“他啊,活碌碌的人前狗;我啊,死丁丁的山中豹。”这里将“活碌碌”与“死丁丁”对仗,传神地写出了一种活人微死的无奈感。

《酹江集》本《郁轮袍》书影 图源:科普中国
“冷丁丁”本来是一种对冷的生动化表达。不过,在世界各国语言中,表示寒冷意义的词经常会有“突然”的意思。比如汉语中古老的“冷箭”一词指突然飞出的暗箭;英语中的“cold call”指突然打来的推销电话;德语中的“kalt erwischen”(猛地抓住)字面义是“寒冷地抓住”……而作为“冷”的生动化形式,“冷丁丁”也有了“很突然”的义项。
元明两朝其实流行着许许多多花里胡哨的强调式,“ABB”式只是其中的一种,也经常演变成别的形式。比如在明朝,“突然”义的“冷丁丁”便演变成了“冷急丁”,到近代又变出“冷不丁”。这里的“不”似乎也是个词缀,不过它不是后缀,而是个表负面强调的中缀。今天的很多方言(特别是北方方言)中仍然有“不”或与之类似的中缀,比如北京话将“酸溜溜”称为“酸不溜”,哈尔滨话将“蔫叽叽”说成“蔫不叽”,还有不少方言都有的各种“不楞登/熥”“不拉唧”“不呲咧”等。
ABB式用词
除了现在大家生活中会说到的静悄悄、空荡荡、白花花、眼巴巴、泪汪汪、绿油油、笑眯眯、光秃秃、水灵灵、硬邦邦、轻飘飘等ABB式词语之外,也可以从古代书籍中窥见早有这些用词习惯。比如清朝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是很有代表性的儿童启蒙读物,其中就有不少ABB式的词语。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野烧焰腾红烁烁,溪流波皱碧粼粼。
山垒垒,水潺潺,奉壁对探环。

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
豪客寻春,南陌草青香阵阵;闲人避暑,东堂蕉绿影摇摇。
白驹形皎皎,黄鸟语交交。
礼别尊卑,拱北众星常灿灿;势分高下,朝东万水自滔滔。
暖烟香霭霭,寒烛影煌煌。
松郁郁,竹森森,闵损对曾参。
风习习,雨绵绵,李苦对瓜甜。

除了ABB式的用词之外,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善于运用叠词,叠词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感、突出强调其中情感,《诗经》和古诗词中都有很多叠词。
《诗经》中的叠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哀哀父母,生我劬(qū)劳。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视尔梦梦,我心惨惨。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我生之初,尚无为。
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古诗词中的叠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高》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宋·柳永《雨霖铃》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 崔颢《黄鹤楼》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唐·杜牧《山行》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宋·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清·纳兰性德《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你说过“冷不丁”吗?
你还知道哪些常用的叠词?
快来留言分享吧~
综合自:中国青年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