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鼎设计《只言片语》:记录一代建筑设计者的理想与成长

2025年11月22日下午,山鼎设计新近出版、记录自身发展历程的著作《只言片语》分享会在PAGEONE书店(北京坊店)温情启幕。活动由申江海建筑事务所创始人申江海主持,山鼎设计创始人陈栗、三联生活书店总编辑曾诚、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王辉、X美术馆馆长尤洋等嘉宾齐聚现场,与众多关注设计、热爱阅读的朋友一道,围绕图书背后山鼎设计25年的创业历程、行业观察与时代思考,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新书分享会现场。

《只言片语》源于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慢下来”的沉淀。正如本书主编陈栗在分享中所说,过去25年,山鼎设计从成都的一间小办公室起步,跟着时代的车轮往前跑,忙着应对项目挑战、推进事业发展,却鲜少有时间回望来路。抗疫时期工作节奏放缓,也让他得以静下心梳理25年来的点滴,将创业初期的混沌与激情、行业黄金期的雄心与挣扎、转型阶段的迷茫与反思,整理成这本真诚分享之作。


山鼎设计创始人陈栗。

全书以“野蛮生长”“雄心勃勃”“何去何从”三个篇章,清晰勾勒出山鼎设计的三个发展阶段。从创业期无模式、无资源却凭着热爱摸索前行,到快速发展期借着城市化浪潮参与大型项目、推广设计理念,再到进入深度思考期,重新审视行业转型的方向,每一段回顾文字都凝聚着山鼎团队的真实经历。陈栗先生表示,这本书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一群设计师的青春记忆,也是中国设计行业的发展缩影、一段城市化进程中人文与理想的微观切片。

设计公司的长青之道是平衡“专业创新”与“企业转型”,成长的关键在于坚持设计创新作为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在分享环节中,主持人申江海以几个问题串联全场,与嘉宾一道从不同维度解读书中记录的创业价值,尤其是书中提到的“猛人文化”所代表的突破性思维。他表示,《只言片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没有刻意美化的创业故事,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亲身经历之后的思考是最有力量的表达。


申江海建筑事务所创始人申江海。

王辉先生的发言聚焦设计与时代的关系:“山鼎在书中记录的这25年,正好处于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在时代浪潮中前行的真实写照。”

王辉说:“财富自由是一回事,精神自由才是罗马,我们所有的路径都是通往精神自由。我觉得建筑学是很容易让人达到精神自由,财富上不一定自由的学科。”

他指出,architecture(建筑)、art(艺术)、archaeology(考古)、anthropology(人类学),这几个首字母A的领域实际上是人类文明高度聚集的。“或者未来5000年后再反看人类都有什么痕迹,四个A的成绩是人类的见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还是非常有幸入了这一行。让我获得了很多建筑学之外的享受,以及在精神上的满足。”


山鼎设计创始人陈栗(左)与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王辉(右)。

尤洋先生从行业以外的视角给予高度评价:“我并非设计行业从业者,但读完这本书依然深受触动。书中关于‘坚持’与‘反思’的部分,可见于每一个在自身领域打拼的人,这正是‘只言片语’能跨越行业、引发共鸣的原因。”

陈栗先生坦言,这本书主打就是“真实感”。“真实还是蛮能打动人的,《只言片语》让大家看到建筑师真实的一面,这是我个人狂妄的一面,但真实的东西反映出来后,可能会起到无比强大的效果。”

他特别感谢了团队的辛勤付出,感谢各位嘉宾的长期支持,也感谢了书店现场每一位倾听这些“只言片语”的读者。他表示,这次的回顾、总结和分享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山鼎将继续在设计道路上不断探索,也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者在时代浪潮中并肩前行。






新书分享会现场。

任何卓越的设计实践都是一个不断试错、反思,并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如行业寒冬、新技术应用)的过程,未来终将回归设计以人为本、简约纯粹的本质,并保持一种长期主义的专业信仰。本次《只言片语》新书分享会,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山鼎设计一路走来的细节与故事,更搭建了设计界与大众沟通的桥梁。这本直面自身各阶段经历、满载真诚与思考的书籍,将为每一位读者带来温暖与启发。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茜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