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松江布藏着时尚密码,外国朋友玩出了哪些新花样?|新民侨梁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一项传承数百年的织造技艺,为何至今仍引领时尚风潮?一个非遗项目,怎样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日前,5位外国朋友来到松江,探寻松江布穿越古今、衣被天下的传奇故事。

田间地头的T台服装秀


5位外国朋友田间地头的T台服装秀 图片来源:松江融媒体中心

俄罗斯模特阿纳斯塔西娅穿着红蓝白条纹的短上衣,摆出专业的pose;来自英国的学生塞尔达穿着偏襟盘扣背心,在黄色的田野里露出迷人的笑容;南非画家斯蒂芬用米色粗布上衣搭配渔夫帽,带来秋天温暖惬意的感觉;来自乌干达的阿伊巴是东华大学留学生,她的红绿方格披肩和手上的同色系挎包相呼应;英国人迈克尔在上海阿德科特学校担任戏剧老师,他穿着紫色对襟小褂很有文艺气息。

他们兴奋地走在田埂上,留下一张张“时尚大片”,模特范十足。而他们身上的这些充满设计感的服装,正是用松江当地的非遗土布裁剪缝制而成的。


松江棉布纺织技艺体验馆执行馆长杨少江向外国朋友展示紫花棉。图片来源:松江融媒体中心

打卡松江棉布纺织技艺体验馆

在松江棉布纺织技艺体验馆,展示墙上的标布、丁娘子布、三梭布、高丽布、斜纹布、稀布……吸引了这些外国朋友们的目光。他们纷纷称赞松江布品种之多、花色之丰富。

执行馆长杨少江介绍,松江布今年3月份在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进行了展览,颇受当地人欢迎。松江有“衣被天下”美称,首先要归功于黄道婆。出生于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徐汇华泾东湾村)的黄道婆,她将的木棉良种及自己掌握的先进纺织技术奉献给松江府的织户。至明代,松江布的纺织技艺达到巅峰。

“松江布有一个特殊的品种,非常珍贵,曾经风靡世界,这就是紫花布。”杨少江向外国朋友展示了原料紫花棉,因其产量稀少而尤为珍贵。阿伊巴听过讲解后感慨:太神奇了!紫花布不是一般的工业产品!

用松江布DIY专属帽衫


外国朋友穿上了用松江布DIY的帽衫。图片来源:松江融媒体中心

在DIY环节,5位外国朋友纷纷拿起裁剪工具,用松江布创作属于自己的帽衫。

斯蒂芬翻看着桌子上的布,凭着对色彩的感知来挑选最适合的布料。

迈克尔已经学会了裁缝师傅穿针引线的精髓。他将线放到嘴里舔了舔,让线更顺利地穿过针鼻。

阿纳斯塔西娅熟练地用剪刀将布剪开一个小口,然后用双手将布撕成两半——这样更快,布的边缘也更加整齐。她在自己的白色帽衫上用蓝色和粉色的布拼出了她最喜欢的中国城市——上海。

阿伊巴先用铅笔在一块米色条纹布上细细勾勒着非洲地图的轮廓,小心翼翼地裁剪下来,最后把它缝制到了帽衫上。

在鼎天提花博物馆体验亲手织布


斯蒂芬在体验手工织布机。图片来源:松江融媒体中心

超过15万种提花产品,百万级有版权的花型库……在鼎天提花博物馆,一个曾经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定制设计,在一天之内就能从想法变为现实。听了上海鼎天时尚的设计经理梦含的介绍,5位外国朋友惊叹不已。

阿伊巴手持梭子在织布机上体验手工织布。她说:“我原以为布上的图案是印花或是刺绣,没想到是直接编织出来的。让我特别震撼的是,这门技艺传承了700年,到现在还充满生命力。你们不仅保留了技艺,还不断改进它,这体现了对文化的自信和尊重,让人敬佩!”

斯蒂芬靠近一块松江布,仔细观察,手指在布的纹理上划过。他不禁感叹:“太漂亮了!”他认为,松江布是“能穿在身上的艺术”。对比家乡布料,他说:“南非布料多运用几何与鲜艳色彩,而松江布则善于留白,充满东方美学韵味。”

母萌 樊佳琪 沈一帆 树征宇/ 采访

新民晚报 王慧 整理编写

素材来源 松江区融媒体中心

上海滩上洋掌柜(ID:shyangzhanggui)编写

原标题:《非遗松江布藏着时尚密码,外国朋友玩出了哪些新花样?|新民侨梁》

栏目编辑:梅璎迪

文字编辑:张家愉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王慧 母萌 樊佳琪 沈一帆 树征宇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