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红色家底”再添500件珍品,战火遗存讲述大别山精神

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易荣波 辜小娟 李怡


湖北省文物专家组到大悟县开展专项定级工作


红色文物

11月20日至21日,湖北省文物专家组一行到大悟县,对该县近两年征集的350余件革命文物开展专项定级工作。专家组以“实地勘察+文献考证+交叉核验”方式,分别对大悟县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革命博物馆、中原突围纪念馆等文物逐一鉴定,挖掘其承载的大别山精神内涵。

在中原突围纪念馆里收藏一支M1卡宾枪及配套装备,据该馆负责人王炳文介绍,1946年6月,中原突围战争中,时任中原军区十三旅副旅长卜万科使用这支M1卡宾枪,指挥部队掩护首脑机关顺利越过了平汉铁路,突破了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这只M1卡宾枪既见证了中原军区接收美军物资的历史,又再现了当年中原突围的硝烟。


红色文物

在大悟县革命博物馆里,专家对一枚徐海东大将使用过的牛角镶牙方章进行认真细致查验,这枚方章的字体为篆书,为徐海东亲属捐赠,记录徐海东大将戎马一生和战斗岁月。还有开国少将邓少东眼部遗留的弹片。在战斗中左脸被敌人子弹击中,当时医疗水平有限,弹片无法取出,直至去世后,在骨灰中发现了那枚弹片,这些文物都是鲜活的思政课教材,是大别山儿女不怕牺牲的精神缩影。专家组经两天认真细致查验后,初步研判评估文物不同等级。

2024年以来,大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委会面向社会、革命先辈后代、收藏爱好者及市民征集红色文物,组织专班6次赴北京、武汉等地,走访革命先辈后代,累计征集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口述史料等文物及史料超500件。


捐赠的红色文物

今年3月,大悟籍开国将军李长如之子李东平来悟捐赠162件遗物,其中包括将军的战斗日记、出使美国时穿的西装、纪念章等。6月,新四军第五师老战士后代来悟捐赠83件文物及史料,涵盖日本的军大衣、家书等,汇聚成红色文化财富,每件文物都能清晰讲述“红色故事”。

这些红色文物中既有将军使用的枪支、印章,还有140余件战地家书、军用证件,3万字文物档案、口述史料视频等。这些红色文物与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的关联,填补红色史料研究空白,既是大别山精神的实物见证,更是老区大悟的红色记忆,为大悟红色场馆提档升级、深化红色文化传播注入新动能。

“大悟县对征集到的革命文物将统一建档、鉴定评估,进行修复,通过展览、数字化等方式活化利用,用红色文物讲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大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魏燕华表示。

(来源:极目新闻)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