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承办的“文明互鉴——2025中国书法史论坛暨《书画学刊》学术峰会”在四川美术学院圆满落幕。来自四川大学、上海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郑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近20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重庆,围绕一系列书学和画学议题,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共同奉献了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盛会。

论坛现场
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王朝刚、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书记王劲、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范功、《书法研究》《书法》副主编杨勇分别致辞。四川美术学院书法系副教授张学峰主持会议,会议探讨了在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的时代背景下,梳理中国书法史、构建书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四川大学教授杨帆、杨勇、上海大学教授苏金成、范功、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李阳洪、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李永担任学术主持与评议人。
苏金成比较当代中日书法教育,杨帆考辨清人洪亮吉和张问陶的送别交往,北京语言大学副研究员杨晓辉阐述了书法学科建设的困境,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李阳洪梳理了抗战后《书学论集》的构建与困境,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周延探讨了刻刀在中国书法史中的能动作用,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孙晓涛分析了“流量时代”的书法审美博弈,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舒鸣梳理了吴门地区书法题跋文献,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周勋君考察了“书法”概念的发生,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谭小飞解读了近代艺术行业的生态机制,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程国栋探讨晚明以来徽州画家书法品格的变化,温州大学硕士生导师陈建胜分析了马公愚的篆书特色,邓君浩老师考察了金石学家著录等,这些研究从具体层面,展示了中国书法研究的多元发展形态。

论坛现场
此外,郭敬宇、施昊成等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心得。最后,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李永介绍了四川美术学院《书画学刊》的办刊思路与现状,并听取了与会专家的办刊建议。
西南大学副教授徐海东,广西艺术学院教师梁永舟,鞠云停、马骄、李轶婷、罗朝璨、赵豪、田开放、莫红林、李源、李铮、张丽娜等多位博士参会或提交了会议论文;四川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钟鼎,教师孙恺吉、秦瑞、贺琛博、冯泽伟、刘佃坤等以及部分在校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论坛嘉宾合影
编辑 | 黄家馨
制作 | 殷 铄、刘根源
校对 | 安亚静
初审 | 殷 铄
复审 | 马子雷
终审 | 陈 明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6年出版43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58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