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而不“小”!杭州临平微短剧大会勾勒文化出海新蓝图


“以微为核,以精为尺,从雏形出现到快速崛起,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如今的微短剧已然成为增长快速、富有活力与潜力的视听品类,并加速进入全球的叙事体系。”昨天,以“视听弄潮赋能千行百业 百花齐放引领千帆出海”为主题的第三届杭州・微短剧大会在杭州临平正式开幕。作为全国微短剧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本届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的政企代表、专家学者及行业先锋,围绕微短剧精品化创作、科技赋能、全球布局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微短剧产业跨界赋能与出海突围注入强劲动力。


会上,多项行业成果与重磅计划相继发布,为微短剧内容提质与生态构建注入新动力。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权威发布《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解读2025年微短剧的10个关键帧,为产业迈向规范与提质指引方向。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发布“微短剧+AIGC”推荐片单,展现“诗画浙江”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创新实践,勾勒出科技赋能内容的新图景。

“微短剧姓‘微’,但是它微而不小,短而不弱。微短剧的火爆体现了文化消费的新趋势,‘微’反映的是影视制作轻量化的特征,短顺应的是网民碎片化信息接收的习惯,剧契合的是网民对趣味性的追求。”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如福表示,作为文化“新三样”中成长最快、传播最广、互动最强的业态之一,微短剧正以轻盈灵动的姿态成为讲好浙江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十四五”以来,微短剧以“短、快、精”的传播优势,迅速成长为网络视听领域的新增长极,一批优质作品不断涌现,推动微短剧从新兴业态发展为大众文艺的重要形式。精品化的关键在于剧本、在于人才,为激励创作、培育人才,大会现场揭晓了第二届“大运来临”全国网络微短剧剧本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以及“优质内容创作企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第三季“青年网络编剧激励扶持计划”同步启动,进一步夯实人才基础。

临平区作为杭州市微短剧先发之地,从提出最懂微短剧的地方政府,到确立全国微短剧名城的目标,再到今年的产业二次攀登,系统的战略布局与精准的生态培育,结出了累累硕果。全区20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临影厂成功创建成为省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示范基地,晋升微短剧金鹏指数全国基地前十。《赵小姐的日记》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度优秀网络微短剧等荣誉称号。


本届微短剧大会上,临平区还携手多家头部平台和企业,正式启动“古今运河”影视精品创作计划,携手共建“写-拍-投-播-评”的全链条赋能体系,推动培育一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市场性的标杆企业和作品。“以会促产,以产兴城。本届大会不仅是行业风向标,更是临平进一步链接全球资源、推动微短剧成为中华文化出海载体的新起点。”临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临平将继续深化本土创作与国际视野融合,为全国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具示范性的“临平方案”。


(文化责编:拓荒牛 )